公安工作要走在时代前列,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2013年以来,烟台市公安局莱山分局在全省率先推出 “移动警务系统”,创新打造了“智慧警务”新平台,为公安工作插上了智慧翅膀。
以先进理念引领数字化警务建设
“移动警务系统”是以智能手机为终端,以公安专网和3G无线通讯技术为依托,提供跨业务数据库、跨地理阻隔的现代化移动办公服务。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治安形势,莱山分局牢固树立“面向基层、服务一线、注重实战”的系统建设目标,成立由局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反复研究推进信息化建设新举措,制订具体建设方案。积极争取资金100余万元专门用于移动警务建设,并先后多次请示公安部一所,协调市局、联通公司等单位联席研究,为系统建设攻坚克难提供支持,最终实现了5个月工程3个月完成。一次性购置150部移动警务终端以及移动电源、身份证阅读器等辅助设备,系统硬件达到一流水平。采取同步验收方式专门协调运营商开通测试卡,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边建边测、测建同步,确保系统建设高质量。“移动警务系统”现已在各派出所试用推广,效能较为突出。
“六大功能”全方位提升警务效能
“移动警务系统”集 “移动警情处置”、“实时核查比对”、“综合警务查询”、“警务微信通讯”、“社区六进采集”、“警务二维码”六大功能于一体,解决了指挥模式扁平化不到底、通信模式载体单一、作战模式机动性不足等警务实战问题。
“移动警情处置”功能可将警情直接发送到移动警务终端,并可实现 “一对一”或“一对多”发送,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动态化处置警情。民警通过手机可以查阅、收听警情内容、报警电话和处置意见,并可以在手机上进行处理反馈,真正实现了民警、终端、警情三合一的动态化处置。同时,结合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卫星定位系统将移动警务终端实时显示在地图上,并用不同颜色标示工作状态,为指挥调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该功能开通以来,处置各类警情5000余起,平均出警时间减少2分钟,通过快速反应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现场抓获率达50%。
“实时核查比对”功能将身份证阅读器以蓝牙方式连接到移动警务终端,民警在巡逻执勤过程中通过阅读身份证或者直接在终端输入身份证号码查询人员身份信息,实现与多个警务云系统数据库的同步比对,与以往通过手持式离线设备相比,手机携带更方便、数据更新更快速、比对结果更准确。“综合警务查询”功能将移动警务终端与旅馆、网吧及交通违法、机动车辆等多个云系统数据库连接,民警在查询时可关联查询到人员、车辆在警综平台各个系统的活动记录,及时把握其活动规律,将以往的固定电脑查询改为终端移动查询,真正做到随需随查,为侦查办案提供了强力支撑。
具有公安特色的“警务微信通讯”功能将移动图传、视频直播、实时对讲、图片传输等功能高度整合,打造了集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四合一多元通信模式,在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发“警务二维码”系统,随时扫描布置在各社区、巡逻区域的二维码,可直接登录网上公安局、社区警务室等。同时,结合巡防工作在各巡防路线、区域选择关键节点制作二维码巡更点,通过扫描实现签到报岗,便于指挥中心实时掌握各巡防单位工作状态。2013年,分局通过二维码比对抓获街面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11名。深化“社区六进”工作中,莱山分局将“移动警务”融入其中,在移动警务终端上开发“社区六进”六大模块,民警录入信息后可直接上传至公安网数据库,合成了原有的信息采集、书面登记、系统录入、数据上传4个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功能开通以来,先后采集“社区六进”信息5000余条,采集速度提升30%。
长效机制确保系统规范高效运行
为确保系统规范高效运行,莱山分局强化配套机制建设,相继出台《移动警务终端管理规定》《系统操作指南》等制度规定,重点突出教育培训规范、日常应用规范、维护保养规范。
建设过程中,莱山分局组织技术人员积极参与,深入了解系统构造、工作原理,打好技术基础。系统建成后,分别在实战单位开展先期试点,组织操作人员及专管员进行先期培训,随后实行全员培训,保证系统建设与使用环节紧密衔接。针对系统专业性和使用分散性,把使用管理责任、技术维护责任分别落实到不同部门。同时,严格对各单位移动警务系统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评结果纳入全年绩效考核范畴。督察部门对各派出所进行跟踪督导检查,推动整体工作进度,切实以完善的制度、严格的考核奖惩推动移动警务系统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