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这么火,饼铺大了就有钱赚?

责任编辑:editor009

2014-03-20 11:42:33

摘自:慧聪网

随着谷歌眼镜等可穿戴设备成为老幼皆知的热词,移动医疗逐步从一个概念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企业和投资机构将之视为下一个待挖的金矿纷纷涌入,移动运营商、医疗设备制造商、终端厂商、系统集成商、软件方案商等重要环节共同发力,组成了一个逐渐壮大的移动医疗市场。

随着谷歌眼镜等可穿戴设备成为老幼皆知的热词,移动医疗逐步从一个概念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企业和投资机构将之视为下一个待挖的金矿纷纷涌入,移动运营商、医疗设备制造商、终端厂商、系统集成商、软件方案商等重要环节共同发力,组成了一个逐渐壮大的移动医疗市场。

移动医疗落地开花

据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艾媒咨询(iiMediaResearch)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已达到4.2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元,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接近50亿元。

3月14~15日,由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和生物谷共同主办、中北医疗产业园协办的“2014移动医疗健康峰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帆在会上介绍,国内一线城市综合医院大多初步完成临床信息化的建设,门诊医生站、住院医生站、电子病历等已运用多年,并逐步完善。

“移动信息化可以助力我们完成安全与质量为核心的闭环管理。”刘帆说,移动医疗至少可以在几方面发挥作用,比如医院物流管理、安全核对、患者识别、医护助理、防盗与定位等。

据悉,目前收费移动终端已经在北大人民医院投入使用,北大人民医院还开始与一家医院试点远程查房,而北京的一些医院医生手持IPAD查房也并不鲜见。无线查房、移动护理、条码病人标志带的应用、网络呼叫、药品管理等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几类移动医疗领域,由此开发出来的APP产品目前已经达2000多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负责人白春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物联网医学的研究,并带领团队开发了“云计算机家庭病人管理系统”,这种基于无线传感器、手机等支持的系统可实现患者在自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智能信息分析系统随即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传至医生的智能移动终端,由此,医生可对患者的疾病控制状态进行实施监控。

多维度寻找商机

“可以说,移动医疗和移动健康其实是两个领域,移动医疗的核心是医生,移动健康的核心是普通消费者。”益体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周钷说,创业者需要明白自己的发展方向。

记者在会场与几位投资人士进行交流得知,投资者普遍较看好基于医院、医生为核心的移动医疗应用。“这一类盈利模式相对比较确定。”投资者表示。

但显然,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移动健康更接地气,而谷歌眼镜等穿戴设备的火热更是使移动医疗这个艰涩的专业名词变得老幼皆知。

周钷展示了一份即时搜索的结果,不同企业、不同品牌的健康手环(腕带)有数百万条搜索记录,价格从几十元、一两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主体功能以运动监测为主,其余功能略有差异。“以前,我们也做健康手环,后来发现做不下去了。”周钷说,健康手环行业销售最好的并非科技含量最高的产品,而是营销最好的,“或者成本是最低的。”

“其实移动医疗健康切入点很多,也已经有了很多的上市公司,国内企业不要扎堆,应多维度寻找商业机会,更多地关注消费者需求。”周钷说。周钷的公司已经开始转向提供远程无线整体方案的解决。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投资总监吴蓉晖认为:“国内目前还是缺乏明确的移动医疗商业模式。”吴蓉晖说:“目前,医疗健康类的APP获得小额投资还是比较容易的,很多时候都不需要有销售额,只需一些专利。但商业模式清晰、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或产品还有待开发。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