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健康应用市场很快成为一个香饽饽。
2012年1月,尉建锋团队与宁波市第一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吴斌第一次谈起掌上医院的应用。当时的计划是,涵盖挂号、智能导诊、数据库和业务模式,只要提供医院的数据,就可以为医院“定制”一个适用于医院模式的应用。但是,一直到了7月,仍然没有和医院的His对接,所以这个应用一直停滞在待发布状态。
后来,尉建锋拿着这个应用,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很快得到医院首肯和支持,认为这将是一个亮点应用。于是从7月下旬,他开始着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的应用开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款应用就已经问世。8月30日,国内首创的“智慧医院-掌上浙一”发布会在浙一举行。“掌上浙一”一发布,便受到国内医院的广泛关注。
最初发布的“掌上浙一”主要包括智能分诊、实时挂号、手机查询检查报告、医院地理位置导航、楼层导航、专家医生介绍及出诊信息,另外还提供定期更新的健康资讯和包括疾病库、药物库在内的随身健康百科全书。
随着医院和患者需求的不断扩大,“掌上浙一”的功能也在慢慢的完善,现在主要增加了三个功能需求。尉建锋向记者介绍了这三个功能:
一是加上了支付的功能,目前主要针对挂号费的支付,也正在努力实现诊间检查治疗及药品费用的结算,大大减少患者排队付款时间,也能简化就医流程;
二是智能化验单解读。化验单主要用指标来衡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一项指标异常衡量很简单,只要进行数据库对应就可以了;两项指标就已经很复杂,需要专业的临床知识进行指导;但原理和智能导诊是一样的,若检测到两项指标异常,就列出可能导致的原因;现在正在做三项指标的解读,将涉及更为复杂、专业的知识。通过对指标异常的解读,可以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指导;同时也可以通过“专家在线”或“虚拟诊间”功能让在线医生能对检查检验单进行初判,减少患者来回奔波。
三是点对点的慢病管理、病人随访、出院后慢病管理。这些功能通过后台的单病种相关的随访数据库,以及配合”掌上医院”医护版中的患者管理模块来实现,尉建锋团队收集了400多种疾病的宣教及随访路径数据库,能有效地管理出院以后及术后患者。对于有些特定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如果测得的血糖值大于15mmol/l时会对医生和患者进行信息推送提醒;如果达到了18mmol/l时会提醒医生进行人为干预。这其中还有一个“度”的概念,而不是简单的以高低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