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应将病人利益放在首位

责任编辑:editor009

2014-06-18 10:27:05

摘自:科技头条

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充斥着各种娱乐应用、社交应用和千奇百怪的互交类型和垂直电商类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但是鲜有关于医疗健康类型的移动客户端。进入2014年,移动医疗领域正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充斥着各种娱乐应用、社交应用和千奇百怪的互交类型和垂直电商类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但是鲜有关于医疗健康类型的移动客户端。进入2014年,移动医疗领域正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2013年被业内认为是可穿戴设备的“元年”,作为移动健康医疗的一部分,可穿戴设备的火热也带动着移动医疗的迅猛发展。随着市场需求动力的增强,一些医疗健康类移动产品也开始崭露头角。

随着人们日益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和对癌症认知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如何预防癌症。今天我们访谈的嘉宾是抗癌卫士创始人姜作忱。一位与癌症治疗不断做着抗争的癌症病患家属。选择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是必然,而选择癌症医疗这个细分领域对于姜作忱而言,过程充满了偶然。

校园创业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

早在大学期间,姜作忱就和几个同学开始走上创业之路,那时他们所做的是开展线下的旅游,“刚开始做的还不错,从学校老师、同学中开始做推广,后来扩展到学校外面变成全国游。”

持续一年多短暂的创业,随着学业以及同学之间的分歧而宣告结束,但这次创业经历却让姜作忱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2万元,也让他坚定了以后自己创业的决心。学理工科的姜作忱,天生骨子里有个“文艺心”,不想自己以后就被困在科研类工作的圈子里他,便一心奔着自己创业而去。

毕业之后,认为还没有足够互联网创业经历的姜作忱,选择曲线救国,2008年,他选择先跟着一帮率先创业的同学干。从事的是基于互联网的广告公司。下半年赶上经济危机,但是公司还是维持下来了,一直经营到2011年,公司最终还是因为维持不下去而选择关闭。

后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潮来袭,姜作忱觉得是时候干点自己的事业了,也决定了自己创业的方向就是移动互联网领域。考虑再三,做事缜密的姜作忱还是觉得就这样进入移动互联网太草率,并选择先进入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积累经验为上策。
经历母亲抗癌过程成为创业初衷

2010年,对于姜作忱而言是充满噩梦的一年。这一年母亲被确诊为肺腺癌晚期,瞬间他觉得世界都崩塌了,“以前这些都觉得是很遥远的事情,刚得知这个消息感觉五雷轰顶,也推翻了自己以前的很多想法,觉得只要家人健康,吃什么穿什么都不重要了。”

2013年5月份,还在一家娱乐社交APP公司工作的姜作忱,利用空余周末时间,辗转在全国13多个省份100多个城市间,开始深入到一二三线及农村地区的大小医院,进行实地的调查。姜作忱说,“各地的实地探访,最后做了一个三千人的有效调查,并拿到了很客观的数据,才敢开始真正的进入到癌症医疗APP这个领域。”

回忆当时和母亲一起面对病魔的场景,姜作忱直言抓狂期很难熬,最开始的时候,对癌症的了解为零,因为什么都不懂,一切都得听从医生,“但对医生而言,癌症意味着已无任何治愈的可能;医生的观点就是住院、化疗。”

抓狂期后是平静期,因为现实的情况很紧急,姜作忱坦言,自己必须得想办法平静下来去找大量的资金以及药品去挽救母亲的生命。他便开始疯狂做着两件事情,第一是查找各种有关肺腺癌的资料,第二件事就是去QQ群搜索互动的群,开始接触一些癌症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

在和患者及家属接触的过程中,姜作忱认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和一位患者通电话,不知不觉就聊了一晚上,大家什么都聊,聊过之后从他们身上得到很多鼓励。”姜作忱开始越来越了解与母亲病症相关的医疗知识,为了买到价格较优惠的真药,他多次前往国外,为了防止身体产生抗药性,每隔一段时间,他必须得为母亲换不同的药,在姜作忱看来,他将自己的一套方法叫做“野兽派”。

慢慢的,姜作忱了解到,在这部分患病人群中,年龄大多在50岁左右,他们本身对移动互联网不了解,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他们的子女恰好是移动互联网的中间主流用户群体。

姜作忱回忆,当初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是既定方向,但具体细分领域还未确定,母亲的遭遇成了他进入移动医疗领域最原始的动力,“希望有一个平台,大家一起传播爱的正能量,与更多病友携手互助,创造生命的奇迹。我们希望自己能做到的更多,希望需要得到帮助的病友和家属们也能得到的帮助更多。”

基于移动互联网做“活的”产品

几年过去了,母亲病情算是比较稳定了。姜作忱在替母亲高兴之余也感到惋惜,因为与其母亲同期的很多病患都已离开。对于现在的姜作忱来说,俨然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业余时间,空下来的时间都是在看各种国外期刊,哪怕是花钱请专业的人去翻译。

“有效的解决癌症病人和家属们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得不到最有效的信息和帮助;通过抗癌卫士,提供更多更好的延长生命和提升生存质量的有效渠道和方法;为方便癌症病人和家属们癌症康复和抗癌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姜作忱说到。

今年3月份,抗癌卫士诞生,目前是一款集肿瘤患者、家属、医生的分享、互助、情感倾诉移动平台,是为癌症患者、家属、医生提供全方位的系统的抗癌和癌症康复服务平台。对于抗癌卫士的定位,姜作忱说到,“第一是延迟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他们生存期的质量;第二要做自己的事业,基于这款产品,建立属于这个群体的电商规划,围绕抗癌卫士这款产品的下一步就是电商导购型的平台,关注癌症领域、癌症康复以及抗癌生活。

团队中,目前有十几个人。5个股东中,姜作忱透露,其中三个是纯属朋友投资帮着一起做。他与另外一个股东,同样是一个癌症患者的家属,属于全职投入工作。他自己做产品,而这个合伙人承担市场工作。对于现在的队伍,姜作忱称,团队的互补性没有大的问题,但还比较缺乏医疗方面的人才,他们也在积极寻找中。

在病急乱投医、癌症恐惧心理和过度医疗的环境中癌症患者和家属这个群体需要一个能够得到帮助和有效信息的产品。姜作忱介绍,一份国外的数据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患者是被恐惧吓死,三分之一是过度医疗;剩下的更多的是由于发病及并发症引起的。“避免掉其中三分之二,那意味着很多患者将会生存下来。”

向“文化公益”延伸多产品线拓展

创业绕不开的是投资者的话题,做成功的事业,前提是一定能够赚到钱,因为投资人是希望能看到回报,在姜作忱看来,公益的初衷和盈利并不冲突,二者相辅相成,“要做一个盈利的事情,一定是对用户有利的事业,对用户有利那就不愁不盈利了。”

在姜作忱身边有一个几万人的患者群体组织,每周都会组织各种旅游活动,他们会与自己的家人一起,其中家属的范围比患者的数量要多很多,这个旅游团的消费水平也较高。而且其中家属一定是会给自己家人最好的、最舒适的旅游环境。

市场越细分,营利模式抓的越准。姜作忱坚定产品只针对癌症患者和家属这个群体。即只要涉及患者康复、生活娱乐,都囊括在这个部分。通过这个平台去互帮互助、分享。“定位倾向于定制化,定制化的产品推送,细分市场下的再细分,移动医疗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有无限的细分市场。”

与其他医疗健康类产品相比,姜作忱认为彼此不在一个层面,抗癌卫士解决的是在用户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上避免病急乱投医的生存习惯,以及可以有效解决癌症恐惧和过度治疗带去的伤害。“而其他的移动医疗方面的产品大都以信息资讯为主,这些自己在网上都可以搜索解决,但是抗癌卫士要做活的产品,强调互动性。”

对于抗癌卫士官方发布的信息,姜作忱强调内容必须是有依据可言,大部分内容还是用户自己去发布,后续不会发太多信息,不卖药,也不会增加药品的买卖功能。注册是手机实名注册,也是唯一的登陆方式,“这样可以避免一批行骗的人,会有分类,性别、省份等资料完善,这样提供了完善的大数据,后续可以形成完善的电子病历,或者以后会提供给一些公益的科研机构去做研究,攻克相关的病症。”

在考虑电商平台化发展的同时,姜作忱还倾向于做多产品线战略,如文化延伸,目前,他们就正在做一个话剧,演员都是招募的癌症患者,剧本已经完成,目标是在几大城市巡演,最后的票房将拿出去帮助较为贫困的患者。

分享一路创业的感受,姜作忱坦言,创业就像抗癌的过程,一定不要放弃,要坚守下去。一定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坦然的面对创业路上的,创业需要乐观的心态。才会给自己创造财富和价值。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