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占入口到盈利:谁为互联网医疗买单?

责任编辑:editor009

2015-02-05 20:13:22

摘自:爱爱医

2015年,首届“reMED2015——重构医疗生态”高峰论坛在传媒大学举行。会上举行了互联网医疗中国会成立仪式暨发起人授勋仪式,并发布《reMED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是互联网医疗爆发元年

2015年,首届“reMED2015——重构医疗生态”高峰论坛在传媒大学举行。会上举行了互联网医疗中国会成立仪式暨发起人授勋仪式,并发布《reMED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是互联网医疗爆发元年,未来10年有10倍增长空间可期,同时互联网医疗将重构健康管理、就医方式、就医体验、购药方式及医患生态五大方面。

从抢占入口到盈利:谁为互联网医疗买单?

从2014年疯狂抢占入口的热潮中冷静下来,经历了几轮融资的互联网医疗企业纷纷将视线转向了更为务实的盈利模式的探讨。报告指出,医疗服务的供方(药企、医生、医院)和需方(患者、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对于互联网医疗都有不同的诉求,所以也是互联网医疗潜在的收费对象。其中,以药企和险企为收费对象的盈利模式最值得关注。

首先,向药企收费是互联网医疗当下和未来的主要盈利模式。从价值需求角度,药企营销、研发成本巨大,依赖互联网的强大流量和数据进行营销、辅助研发是其刚性需求;从价值创造角度,基于流量的广告营销已经是目前向药企收费的主要盈利模式,而基于数据的精准化营销、和支持研发决策的大数据营业将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其次,向险企收费的模式曙光乍现,未来想象空间巨大。从价值创造角度看,互联网医疗由于能够实现数据跟踪和及时干预,客观上有潜力降低保险公司保费支出,帮助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精准定价,满足其营销需求。从动态需求看,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支出高涨,亟需依赖互联网进行信息、流程监管,建立控费体系;另一方面政策放开,商业保险进入健康保险领域,将填补社保巨大缺口,给互联网医疗带来更广阔空间。

除此之外,向患者收费虽然形式不少,但是颇具规模的盈利模式仍未出现;向医生收费则苦于无法切中医生刚需;而在向医院收费方面,短期存在较高利润,但是盈利点不明。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