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或是移动医疗崛起关键

责任编辑:editor009

2015-06-08 21:05:24

摘自:中国投资资讯网

眼下,在医疗行业内有一个热切争论的话题,即目前移动医疗未来的发展该称为互联网医疗,还是医疗互联网?因为这两者截然不同,前者具有颠覆性,后者有着产业的延续伸展性。关于这一争论,互联网、制药界多数人认为应该实现互联网医疗的产业化发展。

眼下,在医疗行业内有一个热切争论的话题,即目前移动医疗未来的发展该称为互联网医疗,还是医疗互联网?因为这两者截然不同,前者具有颠覆性,后者有着产业的延续伸展性。关于这一争论,互联网、制药界多数人认为应该实现互联网医疗的产业化发展。而医疗界认为,应该医疗产业互联网化,可以变革但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前行。

这一争论或许暂时不会有结果,因为不管从哪一个角度,一场医疗行业的互联网变革都即将开始,传统医疗行业由实地变革到了线上,变的可以移动、便捷。

比如腾讯领投豪斥1.5亿元开始深度布局移动医疗服务领域。传统制药企业复星医药也和移动医疗电商——挂号网达成共识,将在医药电商和医疗服务领域开展合作。康恩贝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浙江珍诚医药在线股份有限公司4230万的股份,此举意在短期内快速切入医药电商领域,完善产业链布局,获得更多的销售渠道以及较强的物流配送能力,实现线上线下渠道业务融合和相互提升……

在移动端,一个名叫“专家号”的APP推出精问诊模式,以全国排名前十医院科室的副主任以上专家为强势资源,首期提供200名副主任以上医师线上问诊。据品牌总监方丹介绍,专家号目前已经完成了天使轮和PRE-A轮,计划下半年完成A轮。目前各路资本正在竞逐中。

移动医疗,伴随着医改的深度推进,正在透过政策红利实现崛起,并被寄予撬动目前就医流程、改变医疗产业格局、推动医改深入的厚望。

热潮期

据相关医疗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30亿美元,同比增长52%,预计到2017年将突破200亿美元。

眼下,正是这一市场突飞猛进的阶段。

近日,卓健科技联合创始人尉建锋透露,5年前开始实现移动互联网优化医院诊疗中的服务。今年年初,卓健掌上医院获得腾讯1.5亿元的领投。由此可以看出,腾讯也已经积极深入到医疗服务中的布局中。

5月28日晚间,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与挂号网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形成线上线下的O2O联盟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将在医药电商和医疗服务领域开展合作。

同一晚间,康恩贝公告称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和瑞控股、通联创投、上海国药、魏坚、吴勤富等15名交易对方持有的浙江珍诚医药在线股份有限公司共计4230万股股份。此举,康恩贝意在短期内快速切入医药电商领域,完善产业链布局,获得更多的销售渠道以及较强的物流配送能力,实现线上线下渠道业务融合和相互提升。

就在忙着布局移动医疗市场时,移动端的商家也在抛出橄榄枝,以进一步深度布局移动医疗市场。“我们‘掌上药店’目前有6千万左右用户,每天订单量达2万单,欢迎药店和药企一起来共建移动电子生态圈。”上海药交会期间,掌上药店创始人王浚海说。

就在王浚海谋划广泛布局移动医疗时,华康移动医疗CEO刘波称,华康打造的智慧医院模式,今年能进入200多家医院,明年目标是500家。

或许,“专家号”是新近杀出的一匹黑马,手里握着医疗领域强势的核心资源,“我们先期上线的有200名全国排名前十医院科室的副主任以上专家,主要针对疑难杂症的问诊。”据其品牌总监方丹介绍,未来专家号还将扩展至5000名左右的副主任级以上的专家。

而在去年,移动医疗的热潮就已经初露端倪。据医药行业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融资案例超过60起,单笔融资额过亿的有27起,总融资金额超过100亿元,是移动医疗市场规模的3倍多。各类通过认证的移动医疗APP截止到2014年底已达2000款。

在这一轮热潮中,互联网巨头是强劲的参与者和变革者。如阿里,在其收购了中信21世纪后更名为阿里健康,目前几乎现阶段互联网医疗覆盖可能涉及的全部阶段,例如有连接医院的云医院、连接个人的健康移动、连接数据的数来宝以及涉及药品的电子监管平台等。此外,阿里还投资了华康全景网、寻医问药、U医U药等公司。

而百度则开设了健康、医生、dulife三个自主板块,分别对应医院、医生和硬件。并同时对移动医疗电商老兵好大夫进行了投资。

腾讯以投资为主要战略,投资了丁香园、挂号网、pocooc、邻家医生等。

据医药物资协会人士分析,未来200亿的市场空间巨大,这必然促使资本相继狂热起来。所以从今年起,未来两年内不论是在融资案例方面,还是在移动电商的诞生数量方面,都将远超2014年的数字。

政策红利

事实上,移动医疗崛起最主要的因素是借助了政策红利。

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2015年进一步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到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

在公立医院改革中,与利益相关最密切的改革为药品零差率销售,政府希望借此消除此前以药养医的弊端。当国家药监局2014年试发第一张第三方网上售药许可证,试探性的将处方药分流到线上,实现医药分家,医疗互联网开始成为医改的外部推手。

随着医改的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开始由售药转变为多样化,而被这种多样化改变的还有医院诊疗流程和服务。医疗互联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特性逐渐显现。

中国医药协会人士认为,移动医疗在对公立医院产生影响的同时,将推动医疗生态圈的变革。如阿里健康“未来医院”,计划通过介入医院电子处方环节,以及通过类似“滴滴打车”模式,进军医药电商领域,倒逼医药分家,打造“医院、患者、阿里健康、药店”的O2O闭环,将可能改造传统医院的就医流程甚至整个生态,进而推动传统医药领域变革。

百度健康云则通过“设备、平台、服务”三层架构,方便实现对用户“监测、分析、建议”的完整机制,可为一些疾病的预防创造方便,有助于缓解目前医疗资源极度紧张的局面。

据医疗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260医生,知名、受患者追捧的医生不超10万人。全国每年门诊挂号量78亿人次,目前预约比例在5%左右,也就是约4亿人次实现预约。

而这些网络医院的出现,显然将深度影响现有医院的运行模式。网络医院让患者与医生直接交流,同时网络医院主要针对常见病和慢性病。通过后台初步分诊,患者可选择对应的科室和医生,在家里就可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专家服务。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