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来短信了。
4月23日上午,寿光市孙集街道三元朱村的王继成正在蔬菜大棚里巡检时接到一条手机短信:“您的1号棚内西侧温度为36.3度。为了避免对小西红柿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请您及时采取措施。此时棚外温度与风力适宜,建议您打开天窗与腰部风口通风降温。”
看完短信,王继成站在原地没动,只是轻轻在手机上摁了一下,棚壁上的通风机就像能明白他的心思一样,自动打开通风了。什么设备这样神奇?王继成笑着说,自己安装了一套“大棚管家”系统,利用中国移动的农业物联网平台,实现了自动监测、自动控制,灌溉施肥等功能在手机上都可以轻松完成指令操作。
近年来,山东移动充分发挥移动通信的“实时性、个性化、交互性、广泛性”优势,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出了“大棚管家”等智能农业管理平台,帮助农民实现专业化、精准化的农业生产管理,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棚管家”系统由传感设备、传输设备和服务管理平台等组成,体积小,功能全。依托在大棚内安装的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棚内空气温度和湿度、土壤温度、风速等数据;将数据通过移动网络传至管理平台,然后给出相应的农业生产建议,以短信形式发送到农民手机上。该系统还具备远程诊断功能,可与卷帘机、微灌等设备进行对接,实现自动卷帘、自动喷灌等功能。有了“大棚管家”,农户能够通过手机监测蔬菜温室的运行,及时对温度、湿度、光照度等指标进行调整,使农作物始终处在最佳生长环境之中。
寿光是著名的“蔬菜之乡”,蔬菜播种面积80万亩,年产40亿公斤。目前寿光有105个大棚安装了移动“大棚管家”;到2012年底,潍坊将有2万个大棚使用“大棚管家”。王继成说,自从装了这套仪器,蔬菜大棚的管理工作轻松多了。他家有5个大棚,以前忙时必须请帮手;自打去年下半年试用“大棚管家”后,两口子就能忙过来了,而且产量也增加了10%左右。
据了解,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移动正在全省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