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Gartner的汽车业务领导科斯洛夫斯基(Thilo Koslowski)曾表示:“到2016年,消费者将期待所有的汽车都被连接起来。这将是汽车行业的另一拐角和新纪元。”目前看来,我们似乎不用等到2016年就能看到这一技术的应用实现。
Image from:Automobile Review
“喂老兄,前面道路怎么样?”
“有交通事故,劝你走左边这条路!”
以上对话不是司机跟司机之间的交谈,而是两辆汽车利用它们的语言进行的“对话”,或许连司机都不知道。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车辆间通信系统,是智能化应用所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将无线智能通信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与交通系统中,即可实现当车辆接近至一定范围时实现自动组网通信,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了道路和人身安全。
目前在这一领域颇有建树的为人所熟知的品牌包括通用汽车,以及福特在去年发布的“车对车无线技术Ford Intelligent Vehicle technology ”,还有BMW的BMW Car-to-X Communication。这些技术目前都是在WI-FI,GPS,以及蓝牙等技术的结合基础之上实现的再开发与结合,旨在实现汽车之间进行“对话”,帮助减少汽车碰撞和燃油消耗。该技术是在蓝牙、移动程序和导航系统之外的又一进步。利用其他应用程序和工具减少整个行程的拥堵,让汽车找到不拥堵的路段,从而大大减少汽车油耗。
BMW Car-to-X Communication
Ford Intelligent Vehicle technology Animation
福特汽车的“车与车对话”技术,为每辆车都安装WiFi或GPS系统,当遇到潜在的安全隐患时,汽车就会发出大的声音和闪烁的红光,以此来警告司机。比如,当司机处于“盲点”状态(假设要转入拥挤的小巷时),汽车就会启动警报系统,司机在交叉路口突然急刹车也会发出警报.
目前,福特的“汽车说话技术”仍处于原型阶段。并且,让人们回应汽车的警报噪音和闪光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还有其他问题,比如,谁来支付这额外增加的服务和网络连接的花费?用户会不会购买额外服务,福特会不会免费提供服务,这些都是未来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