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菜店,一天的蔬菜销量能达到700多公斤,个中奥秘何在?原来,这是一家实体加网络于一体的菜店。家住附近的居民可以足不出户上网买菜,还可以享受到送菜上门的服务。天津和平区就开设了两家这样的新兴“智慧菜店”,它的出现让天津普通市民买菜也能搭上物联网的快车。
记者昨天一早来到位于和平区重庆道上的这家名为“天易物联”的便民菜店时,正赶上几个遛完早的老人结伴而来。今年78岁的周大娘快人快语,她对记者说:“我就住在桂林路,听说这里开了一家可以送货上门的菜店,就先来考察考察。这不,天儿越来越冷了,以后我们就可以不用出门买菜了。”细心的周大娘还为记者比较起这里与市场上同类商品的价格。“这里的挂面2元一包,市场上卖2.2元;小袋面粉5元,市场上卖5.5元,价格还挺便宜。”
与其他便利店不同的是,这里不仅有各种蔬菜及日用百货,最明显的是在墙上印着一个网址和400电话。店里的服务人员告诉记者:“上门来买菜的人是少数,我们更多的是送货上门。方圆几公里的居民只要登录我们的网站或拨打400电话,不管买多少钱的商品,我们一般都会在一个小时内送到。”据了解,从8月份开始运营以来,已开设的两家店每天接到的订单加起来超过百个,其中最低金额的一单只有2元多。
电子菜店是和平区商务委和天房集团合作为解决市民买菜难而共建的一个便民公益项目,为市民提供日常购物买菜的便捷服务点,以网订、电话预订、免费送货为特点打造了社区便民菜店新模式。“我们两家店都坐落在和平区五大道上,在开店前我们与居委会联合做过调查,居住在五大道上的居民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60岁以上的占到了90%,70岁以上的占了60%,他们日常买菜是个大问题。”天津天保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智慧社区平台事业组负责人冯沛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记者在深入采访时发现,冯沛飚所说的“智慧社区平台”不仅仅局限在买菜上,还兼顾着保洁服务、旧电池回收、修理服务等多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而这些服务都是基于这种新型的智慧化社区平台——网上下订单或拨打电话都能解决。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天津在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让城市管理、运行和生活实现高度智能化,让天津的普通居民百姓受益。记者今天上午最新获悉,此次智慧社区工程还将在和平区友谊里和南开区凯兴天香园展开。到本月底,首批触摸式电脑将安装到居民家中,可实现居民在家中足不出户,利用触屏点击享受送菜上门等各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