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对机器(M2M)生态系统的演进与网络运营商的角色密切相关,运营商需要提供灵活的QoS支撑以及针对不同行业的可进一步开发的通用平台,与众多中间商一起打造庞大的M2M市场。通过探讨运营商优化其业务潜力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将初步了解未来的M2M平台会是什么样子。
新的移动应用和使用模式正在互联世界迅速崛起,M2M通信引领着这场演进。和人与人的通信不同,M2M的本质在于使用该技术的各行各业的业务流程。
采用和提供M2M业务的前沿行业包括电力、政府、交通、医疗和金融等。这些行业共有的特点是依靠大型的、无处不在的网络来传输信息和向最终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如其它基于网络连接的演进一样,网络运营商能够很好地受益于M2M浪潮,使他们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发展,影响消费者行为,并且向客户提供服务。
然而,要把握这一新趋势,运营商需要转变业务,从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到成为广泛的行业垂直解决方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移动运营商应确保他们的网络能够支持设备呈指数增长,并满足特定的垂直市场需求。实时功能和服务质量(QoS)保证是至关重要的。运营商还应确保他们的M2M平台是开放的、基于标准的,提供生态系统参与者和垂直行业之间的互通。但是这不是唯一的问题──一个能够高效运转的M2M生态系统是防止市场碎片化的重要保障。
随着每台手机都成为各种交易的潜在付费终端,并且M2M生态系统从基于SMS的付费方式转变为其它基于互联网的付费模式,支付规模和对中间商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
但是重要的是需要更进一步了解构建此类生态系统需要哪些能力或知识。随着应用在数量和复杂性方面的增加,对网络以及处理设备及其连接平台的需求也将增加。
随着M2M服务的范围和种类的增长,在开发方面也越来越要求移动互联网应用变得与固定互联网应用相似。在移动系统上为M2M构建应用或者调整现有应用以在移动环境中工作,这应该会很有吸引力,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
如果解决方案不是基于网络和通信知识的,那么运营商可能会丢失一些新的M2M机遇,如将数据变为盈利点。设备与电话相比,在本质上对数据隐私问题不那么敏感,将网络中的数据变为盈利点对运营商来说是一个新商业机会。
凭借网络和通信知识,运营商可以提取数据并进行分析,然后将之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应用开发者。设备互联为运营商提供了新的发展领域。典型示例包括漫游协议、为具备新SIM解决方案的消费电子提供初始连接、代理等。随着每台手机都成为各种交易的潜在付费终端,并且M2M生态系统从基于SMS的付费方式转变为其它基于互联网的付费模式,支付规模和对中间商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
爱立信支持M2M从基于SMS的模式发展为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我们希望移动和固定设备都能够无缝集成到企业应用中。
所有运营商,无论运行的是移动还是固定网络,都要考虑QoS。移动网络需要在频谱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应对大量低ARPU设备,这意味着有必要实施差异化的服务水平以及服务水平协议(SLAS)。
基于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就对M2M平台的需求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 移动网络需要尽可能地与应用隔离开,很多移动细节,如直接IP寻址和让设备“永远在线”等,都交由平台进行处理。
● 平台需要实现差异化的SLAS,以便为不同的应用提供成本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因此,希望能够在未来的互联网流量和收益中分到一杯羹的运营商需要一个这样的平台,这种平台能够有效地指配和管理设备,并能实时按照既定的SLAS对流量实现差异化控制。
为了实现这一点,未来的平台需要越来越多地同时以网络和应用知识为基础。
为什么平台非常重要
平台是M2M系统的“操作系统”,将传感器/设备的数据处理转换到系统和接口中,使数据有意义。
随着开发人员和应用提供商不断丰富、强化M2M应用,平台提供商需要开发可与之匹配的软件。
因此,平台开发须由简单的设备管理和连接转变为支持一些服务功能,如:监控、诊断、远程控制、安全管理、应用交付和性能优化分析等功能。有的还可进一步提供其它功能,如:管理服务、工作流建模、系统集成、数据编排和基于位置的服务等。
10乘以10
爱立信曾预计10年内(到2010年)全球的互联设备将增长十倍达到50亿,现在进一步预计到2020年的10年间还会再长十倍,达到500亿。
到2010年的这十年中,互联设备数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个人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的增长。而未来十年的增长将受到交通系统、远程医疗和医疗自动化、联网建筑、智能电网和电表以及关键基础设施所使用的设备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