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几年国内外各大家电展会上亮相的家电来看,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各大电器品牌在研发智能家电时主要考虑的一大技术。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有 CES2013展会上三星与知名云笔记品牌EVERNOTE联合推出的智能冰箱,除了记录冰箱内食材的保质期外,还能将一些美食菜谱推送至冰箱屏幕中供使用者参考;AWE2014上科沃斯扫地机器人9系,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工具远程控制机器人打扫家庭地面清洁,省心省时之余也真正将物联网技术用到了实处,另外,就目前智能家电品类来看,无论是大到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小到电饭煲、微波炉、电热水壶,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智能化的功能。
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6.18亿,智能手机激活数量超过10亿部,无线热点与3G、4G网络的普及提升了手机数据传输速度,移动互联网已完全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成为他们获取资讯、沟通交流、办公娱乐的主要手段。随着家电高端化、智能化趋势的不断蔓延,越来越多的带有智能功能的家电涌现其中,丰富了家电市场,给普通消费者以全新的选择。而随着互联网思维不断深入人心,国内外家电企业已经开始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智能家电操作软体,在分享大数据与技术的同时,也推出了相应的智能家电定制应用程序,解放了消费者传统的操作方式和逻辑。从硬件、软体、技术框架等综合方面来看,家电物联网实现手段已基本成熟,对于智能家电的前景,业内普遍看好,根据研究机构预测,全球智能家电市场价值有望于2017年达到600亿美元。
实际效果停留在炒作层面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智能家电并没有令消费者感到好用与实用。部分智能家电的实际体验与宣传介绍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更有甚者非但没有简化用户操作,相反有“化简为繁”的反面效果。由于缺失智能家电的标准,简单搭载WIFI模块和控制器,通过移动设备操作电器开关和调节功率大小就号称是“革命性产品”显然不能令人信服。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曾提出,随着国内市场智能家电产品的激增,智能家电产品功能“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家电企业寻求技术转型已迫在眉睫。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智能家电问题在于智能家电多是以单一产品的个体形式出现,像自动控温空调、能够提醒食物保质期的冰箱以及智能联动的烟灶。但是单个家电系统由于缺乏完整系统的串联,导致消费者在使用时非常麻烦,对于技术的概念和操作不甚了解,最后还是回归到传统的使用习惯中去。殊不知,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家电产品时,已经付出了比普通家电高出 不少的费用,而这些衍生费用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实惠,这种浪费在当前家庭中还是相当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