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2.5小时的发布会,一款继续向苹果致敬的智能手机,一款向MisfitShine致敬的智能手环。这就是小米发布会给我的最真实感受,惊艳(牛逼)得只剩下了价格。
79元小米手环后记:是搅局者还是颠覆者
79元,一个让人匪夷所思却又砰然心动的价格,几乎或确定是目前可穿戴设备中的最低价,却难掩抄袭的羞涩。雷军继续用一堆牛逼的名词堆砌出一个华丽的“怪物”,美军用加速度传感器、美国道康宁TPSiV材质腕带、激光微穿孔技术、苹果全球电源管理供应商Dialog生产的DA14580低功耗蓝牙4.0芯片、续航时间长达30天……
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人们已经习惯了雷军拙劣但催情的修辞句式,让场下的一千多人呼吸都变得急促。这个配置太牛逼了,全世界估计只有小米能拿到这样的配件,能给出这么低的价格,言外之意不言自明,以前那些那些智能手环都是垃圾,雷军可能是这么想的。
但是,这么“牛逼”的小米手环,其实不过是掩盖模仿事实的产物。当然了,我相信很多米粉会不同意我的观点,或许在你们眼里,小米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就是创新的代名词,就是颠覆的代言人。
假如你真的拿到了这款手环,并且恰好你见过或者拥有一款MisfitShine的话,你才彻悟,这不过是一款Shine的变种:几乎毫无二致的按扣设计,连腕带的佩戴方式都懒得改动一下,腕带和追踪器主体的结合方式也如出一辙,金属材质主体和按扣边沿的抛光也没有任何不一样。唯一的不同是,追踪器的设计将Shine的圆形改成了长条形,将Shine的12个LED灯减少到3个,将Shine的4个月续航压缩至30天。看样子,雷军还是会思考的,呵呵。
但是,一切的质疑在79元面前卑微地沉默了。那么,小米手环将会对智能手环这个处于方兴未艾和如火如荼之间的产业带来怎样的启示和思考呢?这款手环到底是创新者还是搅局者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让价格回归理性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个人认为,兴起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可穿戴设备的价格过分的被抬高了,而小米用79元拆穿了那些动辄七八百元甚至上千元人民币的智能手环的谎言,揭了它们的老底。毕竟,既然大家的功能都类似,为什么小米的智能手环能卖到79元,你凭什么就要比它高出10倍甚至20倍,尤其是JawboneUP24,接近1500的售价几乎是小米手环的20倍,这里面有多少丰厚的利润在里面?所以,小米手环推出的意义至少是让国内的消费者看到,智能手环的价格可以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国内的小厂商被整死
目前,中国的可穿戴行业不比美国那边的创业环境差,美国有众筹,中国也有,美国有创新,中国也不缺乏,甚至很多中国初创团队的可穿戴项目在美国众筹平台上表现非常抢眼。但是,对于一个新兴的行业,它初期的价格普遍由于制造工艺的不成熟和订货量有限导致生产价格难以降下来。
而小米由于背靠富士康、英华达等传统供应商的优势,能够将成本控制在最低,但是那些初创企业并没有这样的优势。而小米手环祭出79元的超低价后,肯定会让消费者无心购买价格贵处一倍以上的智能手环,卖不出去,要么拼价格,要么等死。无论是哪种,对那些可穿戴小厂商都是一个悲情的结局。
可穿戴市场目前缺乏的正是有激情、有创意的开发团队,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丰富产品端,并可以通过良性竞争来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丰富产品的功能,为可穿戴设备的普及提供充分必要的先决条件。而价格战从来都是恶性循环的你死我活,这势必会搅浑可穿戴,让参与者无心做产品,只能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产品的价格来应对小米这个祸害。久而久之……我看到的是哀鸿遍野。
79元只是让智能手环更屌丝廉价
无论是身边的朋友、同事还是网友的评论,无不对目前智能手环浓浓的塑料带来廉价感感到不屑一顾。刚才朋友圈里有一位朋友说:“79元的智能手环……戴着都觉得累!”所以,消费者中并不是人人见了白菜就愿意拱。抛开功能不说,人们希望的是戴在手上的智能手环能拉升人的气质和时尚,而不是廉价带来的羞耻。
当然了,小米有它的粉丝经济支撑,米粉就是愿意为79元的手环疯狂。但是这却苦了那些想拥有这款手环的非小米用户,记得,是非小米用户。因为小米说了,这款智能手环目前仅支持自家的米3和米4智能手环,并且系统得升级到Android4.4版本的MIUI。所以,小米手环是米粉的狂欢。除非你为了一个79元的家伙买一款小米手机。总之,这是一个坑,也是一个坑爹的时代。
最后,说说这款向MisfitShine“致敬”的智能手环的功能,步数、里程追踪这些就不说了,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无需输入密码就对小米手机解锁。原理就是通过一对一的配对后,成为手机的ID,当小米手环靠近配对的手机后,就可以通过蓝牙传输自动识别解锁,说白了,这和那款牛逼的不行的智能门锁的原理没什么区别。另一项功能是开启智能闹钟功能后能够自动识别睡眠状态,这项功能早已出现在了国内一款叫bong的智能手环上面,显然也不是小米手环的独创。
总结
综上所述,小米手环无疑是一款“拿来主义者”,而不是一款颠覆者和创新者,小米缺乏的正是创新。这款手环的推出,相信让很多可穿戴厂商昨晚失眠了,因为你既无法跟它讲道理,也无法狗咬狗,无论是哪种,都注定失血过多。而我深感担忧的,却是这个还没有成气候的可穿戴市场会不会变得更加脆弱、更加混乱、更加不思进取、更加抄袭成风。假如真的不幸被我言中,那么,昨天将是中国可穿戴市场的最黑暗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