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责任编辑:editor03

2014-08-11 08:55:52

摘自:中国安防展览网

据调查,在2013年,物联网市场规模明显小于智慧型和传统嵌入式系统,市场规模分别为1.6兆美元和2.4兆美元。2014和2015年,两者的市场规模差距逐渐缩小。

据调查,在2013年,物联网市场规模明显小于智慧型和传统嵌入式系统,市场规模分别为1.6兆美元和2.4兆美元。2014和2015年,两者的市场规模差距逐渐缩小,到了2016年,物联网市场规模始超过智慧型和传统嵌入式系统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9兆美元和2.6兆美元。

之后,两者市场规模的差距又开始拉大。2017年,物联网市场规模为3.6兆美元,智慧型和传统嵌入式系统则为2.7兆美元。到了2018年,物联网市场规模为4.4兆美元,智慧型和传统嵌入式系统则为2.8兆美元。观察2016到2018年两者的市场规模,可以看出两者不仅差距拉大,还有物联网市场规模的成长幅度也比智慧型和传统嵌入式系统快了许多。

国家发改委8月7日发文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围绕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完善产业宏观发展环境,抓紧在云计算、物联网、生物、电子商务等关键领域研究出台一批重大产业政策。

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指出,下半年在稳增长的同时,调结构力度将加大,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医疗卫生、文化,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等,都将成为下半年重点改革领域。建议关注相关领域改革细则的出台,预计在财税、金融、准入政策、产业基金、区域政策等方面,完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物联网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行业,所有人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所以物联网产业目前为止,至少在中国还处于一种“计划经济”状态。比如温家宝提出的智慧城市,某些地区已经在试行的智慧农业,还有目前比较火热的智慧家居、可穿戴设备。可以说涉及范围越广泛,越让人不敢将其交给市场自由发展,所以智慧城市直至今日其概念性还强于实用性,相反,那些影响力小,局限性高的产品反而有了不错的发展,比如车联网,目前的智能车载系统已经远远抛开了华而不实的可穿戴设备,成为最具实用性的智能产品。就是因为车载系统从功能到影响力都相对局限,于城市整体发展影响力相对较小,所以被管控的力度最低,门槛低的结果就是百家争鸣,市场竞争力大,以至于车载系统发展迅猛。

至于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可以说那都是IT大鳄玩的游戏,所谓的竞争力不过是那几个公司之间的竞争,虽然涉及的金额远远高于车载系统,但就竞争力而言,完全不够看!真正能发展某一产业的,必须是众多人的智慧的集结,而非少数一撮人的苦思冥想。

就物联网产业而言,与其管控其发展方向,不如放手让人民群众可着劲儿的折腾,也许能折腾出一个不一样的物联网产业。

规模化发展面临三大掣肘

物联网如星星之火燎原。不过,在一片期待和欢呼声中,物联网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其一,芯片和读写器核心模块目前严重依赖进口。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200亿美元,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国,但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只占 10%。全球77%的手机是中国制造,但其中不到3%的手机芯片是国产的。这样造成的影响是我国芯片产业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而且还受制于人的技术设备。

其二,拿来主义严重。国内多数从事高端研发的芯片IC设计公司在开发高端产品时,基本不做市场调研。而最普遍做法是先有产品,而后去找市场。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资源和资金的大量浪费,同等情况下,营收利润也会大幅度减少。据悉,联发科技是一家全球IC设计领导厂商,它一年的利润相当于国内几百家同业企业年利润的总和。

此外,国内物联网的相关机构也是寥寥无几。在国外,英特尔、三星和戴尔日前宣布联合成立“开放互联联盟”,目前,芯片制造商博通(Broadcom)、Atmel和嵌入式软件提供商WindRiver已经加入该联盟。再加上之前的高通、LG等厂商组成的AllSeen 联盟,可以说,国外大佬的物联网组团布局已基本成型。而反观国内,除了校企联网初显成效外,大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探索还有大的空间。显然,国内物联网发展的标准和起步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红利等措施的落实和环境的完善,我国物联网发展渐入佳境。

物联网国产化提速在即

一边是物联网市场的万紫千红;一边是国内物联网发展的频频“断电”。在这样的形势下,物联网国产化提速迫在眉睫。

首先,核心、关键技术的掌握是物联网发展的源头。产品档次、设计理念、研发效果等在物联网的发展推广中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创新”这个屡见不鲜的词汇依然是国内物联网发展中的着重点,只有加强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技术,才能在国内外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其次,加快物联网产业链构建。这方面无论是追溯芯片领域还是传感器等领域,亦或是初级规模还是高级规模,产业链的构筑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其中就要求国家在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商业模式探索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产业规模和创造力的企业,从而使企业之间形成互相结盟,共同发展的良性态势。

最后,在立足自主创新和产业链打造方面后,对国产物联网规模化发展后的信息安全把控也至关重要。专家指出,国外芯片制造厂商有可能通过在芯片面板某一程序上植入木马来窃取商业数据或机密,也可以通过病毒、恶意软件来操控控制系统,引发安全事故。物联网的发展会涉及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可靠性安全等各个方面。进一步说,一旦随着产业发展、系统的运行,国产化物联网发展无论是芯片信息安全还是传感层面等方面都需要更多的投入和保障。

简而言之,自主把控、创新研发、产业链构建等都是我国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亟需提速的要点。当然,我们也相信,这些方面会越来越好。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