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云:帮智能硬件造好物联网轮子

责任编辑:editor006

2014-10-13 17:01:23

摘自:比特网

这种把软件,硬件和云端服务整合成智能产品的能力使得机智云在智能硬件行业里赢得了众多的合作伙伴。机智云为开发者提供的服务  既然是为智能硬件提供云服务,自然解决硬件与云的畅通的连接是必不可少的。

看过苹果iPhone6发布会的人一定对它宣传片里描绘的场景感触颇深,通过智能终端将人与物之间的距离缩短到了几根手指之间。用点按来操控屋内的灯光,通过滑动来调节明暗。这种全新的交互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物联网。

智能的不只是手机

谈到物联网未来的发展,恐怕有一家公司对它的感受最深,就是机智云。机智云作为国内第一个专门为智能硬件提供后台支持的云服务平台,截止到2014年第二季度,该平台所接入的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已经超过200万台。看完这个数字,大家可能可以感受到物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了。

机智云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家电控制,电源管理,家庭健康,运动健康,安防监控和汽车周边等物联网行业的各个方面。机智云的CEO黄灼在接受比特网采访时说:“我们从2009年开始进入智能硬件开发。那时候就意识到智能硬件是硬件(嵌入式开发)、软件(App)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而通过几年的发展,机智云也看到,想要把硬件、软件、云端服务结合起来,需要很强的产品意识,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帮助厂商分析使用场景和设计整体的用户体验。在过百个项目的磨练下,机智云目前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智能硬件产品定义能力。

这种把软件,硬件和云端服务整合成智能产品的能力使得机智云在智能硬件行业里赢得了众多的合作伙伴。从上游的芯片商高通、君正、庆科等厂商,到下游的海尔、美的等家电大厂,到苹果和索尼这样的电子消费产品巨头都与机智云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说机智云在上游芯片,和下游的品牌商、OEM/ODM厂商之间起到了一个纽带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众多的的的智能硬件设备,比如登陆苹果官方商店的第一台 iPhone 控制的玩具汽车,它的软件部分就是由机智云来完成的。除此之外还有海尔的空气盒子;美的的凡帝罗智能空调,甚至是基于陀螺仪和动力加速传感器的iTrainer Golf高尔夫球练习设备等,这些产品的开发过程都有机智云团队的参与。

机智云参与开发的遥控玩具车

只为智能硬件而生的云服务

在前不久机智云迎来了2.0的升级,从原来面向厂家的B2B定制化服务扩展到B2D(developers)的自助开发模式。从设备端、手机端到云端服务,机智云提供了一整套的智能硬件开发环境,开发者只需在网站上输入产品属性(数据点和控制功能),后台就能够生成对应的开发工具,例如嵌入式的代码库、手机端SDK、云端API,同时机智云还提供演示代码,帮助其快速的将这三个系统连接起来。采用这种方式,机智云大大降低了智能硬件的开发周期。而机智云所处的位置,能够很好的解决智能硬件开发中的常见问题,如硬件主板和通讯模块之间的协议制定和实现;通讯模块和手机及云端安全可靠的对接;云端用户和设备管理及数据接口的开放。黄灼强调:“这些问题随便选一个都需要有经验的工程师数月的工作量来解决,还有漫长的系统整合和除错过程。”

机智云为开发者提供的服务

既然是为智能硬件提供云服务,自然解决硬件与云的畅通的连接是必不可少的。据黄灼介绍,通过嵌入式的G-Agent物联网接入代理技术,使其和云端建立了一个稳定、安全的数据通道。G-Agent运行在Wi-Fi和蓝牙通讯模块上,并且支持许多市面上常见的模块方案。硬件设备上的嵌入式程序通过对GAgent的调用就可以实现与云端的对接,无需重复解决复杂的连接、配对、加密,出错重连之类的复杂的连网问题。

最懂硬件的软件公司

机智云在2.0升级之际还推出了针对硬件开发者的智能硬件开发板GoKit。它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实现智能硬件的原型开发,解决有共性的开发问题,摆脱重复造轮子的困境。黄灼对此表示:“GoKit的出发点就是把硬件、APP软件和云端服务完美的整合起来。GoKit上配有传感器(温度计、红外体感),控制(按键),显示(LED灯)和制动(马达)等智能硬件常见的元素。提供这些元器件的目的就是在配套的嵌入式程序、APP软件和云端数据服务中给开发者演示如何把这些常见的元素结合到产品中。”显而易见,通过GoKit,厂商可以在一个比较完善的基础上快速把产品、应用和云端服务搭建起来。而在云端也提供了可自定义的开放接口,使厂商可以灵活定义自己的产品。

Gokit与芯片厂商所提供的开发套件相比,黄灼说:“芯片厂商的商业模式是销售芯片,他们追求的是“design-win”(芯片方案被选取)。目的是帮助产品厂家把芯片整合到硬件设计中,最终销售出去。而我们是为产品厂家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纯粹把芯片整合到硬件还远远没有解决产品厂家的问题。在智能硬件这个新领域,硬件只是产品的一部分。厂家需要开发App与硬件对接,还需要云端后台来提供服务和管理他们售后的产品。换句话说,产品厂家需要的是一套硬件+App软件+云端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而且这三方面必须是从设计阶段就一起考虑,才能避免日后整合过程中的诸多问题。GoKit就是我们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体现,开发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能通过GoKit实现物联网产品的原型。”

GoKit硬件平台

用云服务提供云服务

在为开发者提供云服务的同时,实际上机智云本身也是构建在公有云之上的。黄灼透露,机智云目前在中国大陆所提供的服务是基于阿里云和腾讯云,在新加坡、欧洲和北美等地采用的是AWS的节点。黄灼指出,通过云的后台支持,机智云能够同时部署N台服务器集群,无限度的扩展以便同时支撑智能硬件的数量。能够获得如此大规模横向扩展的的背后,实际上要归功于英特尔x86架构在开放性上的优势。不管是阿里云、腾讯云还是AWS,大部分大规模云的构建都是基于x86架构的。形成这样的结果,原因有几点。

随着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更新,其在计算能力、高可用性、可靠性等方面,已经与Unix服务器不分伯仲,而它在低功耗方面的出色表现是非x86架构难以比拟的。可想而知,智能硬件的数量是异常庞大的,当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低功耗的优势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英特尔x86处理器在虚拟化的支持上,已经落实到芯片级。对于机智云来说,虚拟化的部署虽然不是必须的,但黄灼指出:“目前做大规模网络服务虚拟化是一个标准。这里的关键词是“大规模”;用户的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预测性,大规模的用户群会对整个服务提出从监控到扩容必须快速响应的要求,而这种响应,需要在分钟级完成。所以说,虚拟化技术为这样的快速响应提供了技术基础。”正向黄灼所意识到的,基于x86平台下的虚拟化是整个虚拟化界的趋势,在服务器虚拟化上,VMware、微软、Citirx等都在利用虚拟化软件以充分利用服务器资源,而英特尔从底层芯片上让虚拟化更为智能化。

正是这些优势,使得机智云能够为开发者提供良好的运维服务,据了解,机智云利用这些公有云服务,通过完善的系统健康检测手段,可以自动发现有问题的服务器,并把它隔离,同时自动添加新的服务器到集群中。保证平台的服务能力。黄灼还谈到,目前机智云拥有一个24*7的系统运维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国内知名的游戏平台,能够运维用户规模过亿的水平,为机智云的服务带来强有力的保障。

物联网从云开始

智能硬件开创的物联网时代,相信随着苹果发布智能手表开始,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可穿戴设备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引导者,从Jawbone智能手环开始,当硬件与网络连接之后,它的功能到它的形态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云的加入也让这种改变,变成了革命。从机智云的成功案例中就能感受到,海尔的空气盒子、PowerTech智能插座、美的物联网空调。这些已经是我们生活当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有人将2014年称之为智能硬件的元年,从云计算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年也是云计算大规模落地的一年,随着云的逐渐成熟,智能硬件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在整个智能硬件的产业链条中,硬件设计、系统开发、制造生产、软件开发、云服务、大数据等每一个环节对创新者来说都是门槛,这一道道门槛把大多数的创新者挡在了门外,而每降低一道门槛,无疑都会激起创新的浪潮,机智云所做的正是降低这些门槛。黄灼曾表示过,希望机智云能够成为国内硬件创业生态圈中的组成部分。在提供软件开发工具,节约开发者精力的同时,也希望能够跟开发者分享公司在软硬件产品上的开发经验,为开发者提供成熟的产品建议,成为创业者与上游厂商之间的那座桥。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