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泄漏正成可穿戴产品绊脚石

责任编辑:editor009

2014-10-19 08:34:27

摘自:慧聪网

今年的苹果新品发布会上,AppleWatch的亮相无疑再一次让可穿戴设备成为业界的焦点话题。这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不仅在手机上独占鳌头,可穿戴市场是否也要掀起“苹果效应”。

今年的苹果新品发布会上,AppleWatch的亮相无疑再一次让可穿戴设备成为业界的焦点话题。这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不仅在手机上独占鳌头,可穿戴市场是否也要掀起“苹果效应”。纵观今年可穿戴市场,可穿戴产品也可谓“琳琅满目”:智能手环、智能手表、防丢神器……一时间身边充满了智能的味道,你是否也心动尝试,跳进时尚圈?在我们翘首期盼追赶潮流的同时,你是否想过其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信息安全是否会成为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高度的最短的那一块“木板”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什么是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是直接穿、戴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的系统,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改变。

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了我们购物、信息搜索的重要手段,小编在网上随便一搜“可穿戴设备”,其产品信息数不胜数。有些品牌耳熟能详,有些不免陌生,但这个这么多产品的竞争中,有些产品是否刚刚兴起就会石沉大海?我们来分析一下可穿戴设备的木桶效应。

价格、技术对市场的影响

随着市场发展,越来越多款式各异、价格各异,功能却差不多的可穿戴设备开始轮番出现在市场上,2014年成为了可穿戴设备的爆发年。这也让不少使用者挑花了眼。由于可穿戴设备没有可以参照的定价标准,当前市面上的价格比较混乱,比如智能手环,贵的需要几千元,而便宜才几十元,同一类型的产品同样存在价格差异问题,一些很“昂贵”的只属于少数玩家。

由于可穿戴设备属于新型产品,很多技术都还不成熟。而且,便宜的价格往往导致一些可穿戴产品急于进入市场,这类产品并没有经过完善的信息安全设计,极易被黑客侵入和利用。而如何保护我们的隐私不被侵害,你是否知道如何应对?

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目前的智能穿戴产品中以运动监测设备为主,而它的工作模块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运动监测设备;通过蓝牙连接后与智能手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及网络同步;存储资料的云端服务器。而这三个部分都非常容易泄露用户的隐私信息。那么,如何尽可能的保证我们的运动监测设备的安全呢?

面对隐私泄露:我们能做什么?

首先是在运动监测设备上不要使用与其他网站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其次,在不需要的时候关闭设备的蓝牙功能也能很好的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第三,在阅读服务条款时仔细查看,避免勾选许多不必要的信息分享功能,或被采集分享过多的隐私信息。与这一点类似,我们在使用可穿戴设备的社交分享功能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例如应用程序的权限要求是否过多,分享自己的位置信息是否安全等等。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也要注意使用完整的加密功能。

小心你的“分享”

今天你“分享”了吗?好玩的、有趣的信息我们总是忍不住点一点分享按钮,然而,有时候许多我们不想被分享的内容却也会在不经意“被分享”“被授权”,或是在网络上被盗用,在发现时已经被传播或者利用。而只要我们注意信息安全防范,虽然不能完全保证我们的隐私信息不会被泄露,但是至少能够大大降低风险。当然,想要彻底的保护我们的信息,还需要可穿戴设备的研发者们做出更多的努力。

小结:

如果说现在哪一种设备“火热”那无疑是可穿戴式设备。随着苹果、谷歌、百度等企业的纷纷介入,可穿戴式设备成为时尚市场的新热点,但火热的同时,市场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价格混乱,同质化趋势,安全问题凸显等。未来可穿戴设备其能否摆脱“样子货”的帽子,还需企业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完善产品,为市场提供用户安全、可靠、满意的产品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