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OWUST)6G(VJ{SNLHN7F](http://www.d1net.com/uploadfile/2015/0402/20150402121711965.png)
(3月31日,怀远县徐圩乡陆湖村万亩高产示范片区,农技专家正在讲解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使用方法。 )
春分之后,皖北迎来繁忙的春耕生产时节,驶入徐圩乡十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望无际的麦田碧绿如毯。在怀远县徐圩乡陆湖村,种粮大户尚跃正依托农业物联网技术,建立起现代化大田“四情”监测系统,为春季田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过去种地都靠经验,如今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介入则是另一番景象。小麦要不要施肥、打药?土壤墒情如何?这些问题都由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把关,农户只需按个开关,做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就能种好庄稼。
“有了这个‘四情’监测系统,大田的墒情、病虫情一目了然,手机就能实时查看小麦生长情况,春季田管也变得更有针对性。”尚跃说,分布在田野里的传感器负责收集到数据,实时传递到云端服务器上,直接和农业部大田物联网系统相连接。经过数据专家分析,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在网页上,在家中电脑前甚至手机上就可以实时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信息。
今年,怀远县农委和安徽朗坤物联网公司合作,在尚跃的万亩土地流转片里建成了徐圩乡陆湖村“四情”监测点。系统基于传感网数据采集,集成开发大田作物农情监测系统,实现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作物“四情”即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监测的动态高精度监测。同时,基于现代信息科技,精准收集田间信息采集,过去传统经验种植变为精细的数据支撑,可实现对农业用药、用水、用肥的精准控制,减少浪费,降低污染,实现绿色种植。
“当‘互联网+’的理念植入现代农业,昭示着精准农业和智能农业时代的到来。”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潘虹在采访中表示,物联网系统通过传感器、小型气象站、视频监控设备自动监测和人工采集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信息,并对信息进行上传、汇总、存储、分析,为农情预警、科学制定生产措施、分析增减产原因、预测农作物生长趋势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