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南京北斗与物联网研究院在南京成立。南京北斗与物联网研究院是以南京邮电大学为支撑,由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爱唯光石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智梯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的非营利研究机构。
该研究院院长朱洪波教授介绍,研究院在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南京市经信委、南京市科委和南京邮电大学指导下,将以协同创新平台模式发展,打造立足江苏、面向全国的北斗与物联网产业和技术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致力于开发以北斗卫星应用为重点的物联网技术,同时整合互联网、卫星导航、云计算以及无线通信等各专业资源,创建“产学研用”为一体的科技发展环境,形成开放的北斗物联网管理与服务平台,最终建设成为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球提供北斗与物联网产业技术一揽子解决方案。
“普通百姓对北斗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定位功能,知道它可以替代GPS。但对北斗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有多大的作为空间,大家还不是很清楚。”朱洪波说,“在整个社会在向"物联网"时代发展过程中,北斗已由原先对现有网络的补充而变成天地一体化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者的融合发展,能够为社会需求提供更多的智慧服务。北斗与物联网技术主要热点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制造、环境监测、智慧交通、健康养老、现代物流、灾害预警等方面。”
据了解,南京高新区已成为国家北斗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镇之一,建设了“国家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江苏产业基地”、“江苏(南京)北斗应用产业园”,聚集卫星领域相关企业100余家,2016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0余亿元。南京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潺嵋在谈到高新区的发展重点时说,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卫星应用产业。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颜晓红教授则表示学校作为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全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南京邮电大学从2009年起,抓住物联网发展机遇,发挥在信息领域完备的学科体系和人才、科技以及行业优势,以“一市一院一特色”、“一校一企一平台”的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打通学校科学技术产业化末端一公里。
朱洪波表示,研究院近期的工作重点将在“工业智能制造、健康养老服务、智慧交通物流”等三个产业服务领域进行探索创新。在建设初期重点培育打造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移孵化、产业公共服务、创新创业培养四大功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