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阴阳面:住宅需要拥有100件物联网设备?

责任编辑:editor006

2016-12-06 16:43:07

摘自:OFweek物联网

简而言之,物联网是一种日常物品之间以及设备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比方说冰箱会在牛奶用尽时向你的手机进行提示。简单说来,物联网的定义是:一种能够容纳嵌入式技术以实现设备之间通信、感应和相互作用的设备网络。

简而言之,物联网是一种日常物品之间以及设备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比方说冰箱会在牛奶用尽时向你的手机进行提示。物联网已在生活之中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应用。

简单说来,物联网的定义是:一种能够容纳嵌入式技术以实现设备之间通信、感应和相互作用的设备网络。

简而言之,物联网是一种日常物品之间以及设备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比方说冰箱会在牛奶用尽时向你的手机进行提示。物联网已在生活之中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应用。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无论媒体和营销商们如何宣传,物联网和大数据其实并不是一回事。为了佐证这一事实,咱们来看一些下面的事件:一家欧洲工程公司为欧洲铁路运营商设计了物联网系统并将其付诸了实际使用。

通过利用低宽带信道,柴油机车会定期发送反映油箱柴油水平的数据。即便有几百辆列车同时在网络中运营,这些数据每小时的容量也不会超过10千字节。

这是物联网利用小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但具有高投资回报率的完美例证,因为列车车主可以收集信息并以此与租赁列车的运营商进行协商。

这一数据可以帮助列车车主更好地了解列车闲置或发生故障的频率。

  甚至普通的火车都可以从物联网技术中获益巨大

设备之间的大部分数据都是以简单的传感器读数形式出现的,例如:位置、温度、某些液体的水平、某些物体是否存在的指示、力量、速度、加速度、张力、振动和压力等力学因素以及电流、电压、磁场和灯光等电气因素。

为方便理解,这些简单的数据仍旧需要经过大量的加工处理。仅仅只是收集于事无补。

更高级的数据往往在设备内部就已经得到了预先处理。例如,一个电量表能够发送仪表读数、反映一些机械的健康程度或一些利用软件分析得出的简易诊断。非中心处理的优势是,原始数据可以压缩成为有用的发现供另一个机械使用。

其劣势是局域电子器件可能代价高昂。举例来说,轮胎中的传感器可能不太智能,因为它花费不多,而且轮胎内部的物理作用力对正规电子器件要求比较高,但是一个智能电表可能已经包含了大量的局部处理能力。

如果你想要获得物联网世界的实践经验,请购买一个乐高机器人并设置一些简单的使用程序,例如让机器人遵从你客厅的地毯线。你将会迅速地了解传感器和活动者的程序。乐高机器人将会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让你明白物联网的基本原理。

预估的连接设备数量相当惊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估计,到2020年,连接设备将会达到240亿件,其中半数是移动设备。

全球最大的网络供应商思科公司预计,到2020年,连接设备的数量甚至将达到500亿件,这意味着每个人将会拥有6件以上的连接设备。

如果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家的总人口数仅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5%到18%,且在中期内,这些成员国家将会拥有最多的连接设备,那么这些成员国家每个居民平均将会拥有30到40台以上的连接设备。

  人们将来拥有的设备将会远超自身能够携带的数量

仅仅想象一下你自己的家吧:冰箱和冷藏器、手机、平板电脑、音乐和娱乐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车库、汽车和车库门、灯光和百叶窗、信箱、安全系统、宠物喂食器和无人机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任何一个完全连接的住宅将会轻松拥有100件以上的传感器和连接设备。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吗?这可能更多的是一个哲学问题!但这的确是我们所拥有的世界。

物联网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我所能想到的是营销商们会过度使用智能这个词汇,它在下列四个领域具有适用的潜力:

1.智能生活

物联网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为简单和安全。这包括在我们家中、个人健康护理、食品和非食品零售、银行业、保险业中的服务以及私人和公共服务。

2.智能移动

物联网能够使运输更快捷、更惬意和更可靠。这包括联网汽车、市区和多个城市的交通管理、付费方式、配送和物流以及卡车、汽车、火车、飞机、无人机等的管理。

3.智慧城市

物联网通过将居民联系在一起来有效管理城市基础设施,更好地确保市民安全;实行网格化管理和智能测量以提供更有效的公用事业服务;改善设施管理和废弃物管理从而使城市更干净整洁。

4.智能工厂和供应链

物联网可以改进制造和供应链流程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设备运转率和质量。这包括预防性维护、较好的过程控制和符合性、保障决策支持以实现更好的规划、加快制造的设备投入市场步伐、更好地整合整个供应链和市场需求。工业4.0的实现需要更多地依赖物联网。

本文是从“智慧与机器”《 马克·沃伦威尔德的优化和实施分析学的决策模型》中提炼整理而来(威利,2016年12月)。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