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日本东芝机械株式会社 运用物联网+M平台开创“预测型智造”作为生产力再造的成功案例之一。
背景
成立于1938年的日本东芝机械,起业之作为生产工具机,之后逐渐发展出压铸机、印刷机械、精密机械、机器人、半导体装置等综合机械制造商,尤其是压铸机市占率为世界第一。东芝机械数十年来以“超精密到超大型,制造的东芝机械”为经营理念,从铸件生产到机械系统都是自行研发,无论是加工大型零件与重切削所需的动柱式龙门、曲面加工所需的五轴加工机、微米级的模具加工机、自动换模、制程监控与管理系统的技术等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IoT+M平台提升生产力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IOT)、智能机械人等技术驱动下改变产业样貌,不管是德国、美国以及中国都与工业4.0靠拢致力重塑生产力,但反观多数日本企业却受限于自身保守的企业文化,未能与时俱进投资与应用ICT产业来降低成本、提升生产力,导致日本经济欲振乏力。东芝机械记取教训,为了提升工具机在产业的附加价值,进一步提出“IoT+M Platform”,即是“Internet of Things+Manufacturing(制造)、Machinery(机械)、Maintenance(维修)、Monitoring(监控)”的意思。东芝机械三上高弘董事长兼社长指出,在经营前景不透明的经济环境中,顾客需求已从产品的“物”,转变成“物+α”也就是附加价值的意思。过去,东芝机械以“先进”与“扩张”成为顾客的战略伙伴。先进即是挖掘技术,强化系统工程技术功能;扩张即是扩充海外营业与服务据点,建立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等全球战略,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现在东芝机械再导入IoT+M Platform解决方案达到3个目标,为顾客创造价值:
1.自动察觉、自我预测,达到无停机(Zero downtime)的境界。
2.升级既有、全新设备导入IoT架构,达到设备效能可视化。
3.转型为智能工厂解决顾客问题,与顾客共创成长。
转型预测型智造
东芝机械体察在物联网时代,评价生产系统性能的关键指针是产量、质量、成本以及零组件的精度,利用数据去分析和了解影响生产系统关键指针的因素,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与管控,转变为预测型智造的服务。因此,以“搜集、分析、联系”为关键词,设计出3种功能的物联网。
1.制造物联网:提升产品质量或稼働率的最适化智能制造。
2.监控物联网:透过传感器搜集、累积数据,掌握设备的健康状态。
3.保养物联网:利用传感器搜集资料加以分析,监测设备故障征兆。
启动组织变革支持 IoT+M Platform
东芝机械为让 IoT+M Platform 为组织带来新价值,更进一步进行由高层领导组织变革,展开“TM-PΣPlan”(Toshiba Machine Profit Sigma plan)策略,以“变革带动高收益”、“选择与集中”2大主轴,将经营资源聚焦降低成本与服务高价值顾客。导入生产力再造工程为东芝带来3大成效:
1.预警设备故障并降低成本:从故障发生瞬间便能掌握状况,透过警示信息立刻锁定原因,缩短了维修时间,大幅增加顾客便利性。
2.从反应到预应设备保养:避免顾客为等待更换特殊零件而出现停机空窗期,提升顾客的设计稼働率。
3.透过设备资料搜集,提供顾客更好的保养建议与零件更换时机,避免顾客选用副厂的零件或消耗品。
东芝机械导入IoT+M平台,透过开发、制造、销售、改装及售后服务,进一步将经营领域扩展光学、纳米等新领域,以达成世界NO.1的机械制造大厂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