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vivo将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无缝联结智能设备,为消费者创造智慧生活体验。本月30日,vivo的IoT产品"Jovi物联"就将正式上线,初期对X23、NEX与X21三款产品开放下载,后续逐步覆盖更多产品。
在此之前,vivo早在今年7月,就已经联合OPPO、TCL、美的、极米、大华乐橙、科沃斯、阳光照明等多家厂商,共同成立IoT开放生态联盟。
vivo为何连续发力物联网?
事实上,不仅vivo,物联网其实已经成为手机厂商蜂拥布局的新战场。
关键的差别只在于,它们的战略抉择,是开放,还是封闭。
物联网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但手机厂商的大举杀入,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
最早发布物联网平台的手机厂商,是苹果。
早在2014年,苹果就发布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该平台可以将用户家中的智能家电整合在一起,并通过iPhone、iPad等苹果设备来统一控制。
不过,苹果在这个领域并不用心,支持设备少,接入成本高,用户体验混乱,甚至在HomeKit发布2年后,才发布了Home应用,发布4年后,才推出配套的智能音箱,所以整体发展始终不温不火。
而在三星庞大的帝国版图中,其SmartThings的推出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与它们相比,中国手机公司要积极得多。
自2015年,小米和华为相继在IoT领域展开布局,到今年下半年,手机厂商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力更加密集,比如:
7月,vivo、OPPO两大厂商成立IoT开放生态联盟,联合多家行业巨头,全力推动行业的开放合作。
为什么手机厂商进军物联网的形势不断升温?
(1)物联网市场逐渐成熟。
按应用场景来说,物联网可细分为消费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市政物联网等不同领域,其中,与手机关系最为紧密的是消费物联网,尤其是智能家居领域。
根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消费级物联网设备的终端数量将达到153亿个,其中,中国大陆将达到45亿个。

业界普遍认为,将于2020年大规模商用的5G,以及正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都将进一步推动物联网发展的井喷。
比如,5G支持的网络设备同时连接数量,将达到 4G的1000倍,这将更好地支撑海量物联网设备的联网需求。
而依托人工智能的边缘计算,则能让物联网具备更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从而满足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2)物联网入口争夺战加剧。
物联网是一个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都高度分散的复杂市场,需要一个便捷的、功能强大的入口,来统合各种设备和场景,才能方便用户集中管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