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帆:为新型金融生态注入无限想象

责任编辑:zsheng

2018-12-22 12:50:33

摘自:金色财经

我长期专注于密码安全及分布式系统集成研究工作,在密码学,分布式系统,区块链等领域拥有多个国际专利。加入平安前,任职于IBM中间件CTO办公室,负责全球WebSphere产品线战略规划及前沿中间件科技探索研究,是超级账本Fabric全部规划制定人,同时也是Hyperledger白皮书起草人。

1.由概念到场景运用

什么是区块链?我的概括是,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

比特币曾经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但区块链能够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虚拟货币。区块链技术使用密码学和分布式存储等技术实现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以及在不同节点之间数据实现主权建立、并从中获取权益。

区块链目前最为典型的应用场景有三类:

一是币类应用,如比特币、以太币等;二是传统金融领域,比如区块链技术联盟R3、Hyperledger等,汇聚了高盛、中国平安、汇丰、IBM等机构,致力于在金融领域的跨境支付、金融票据管理等应用场景;三是非金融的领域,如在能源、奢侈品、电信、互联网等领域。

区块链由概念提出到场景运用,至今已走过10年。基于数字货币底层架构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越来越被全球各行业巨头瞄准。无论是BATJ等互联网巨头,还是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金融巨头,都在持续发力。

我是2016年7月加入平安的,那个时候平安的区块链应该说在世界范围内还是比较早开始这方面探索的公司,基本上还是可以算是第一梯队。当时大家还不是特别清楚究竟想要拿它来做什么。

最大的挑战实际上是掌握清它的方向,一个正确的方向,一个我们可以跟业务的人员讲说,如果你用区块链,它能够带来这样还有这样还有那样的好处,而这些好处是用传统系统做不来的。

当我们中标香港经管局这个项目的时候,核心团队成员就是10个人,但是成交了这么大的项目,并且战胜了像IBM,微软,R3这些国际有名的科技企业。几十个人挤在一间房间里面三个月,基本上从周一到周日,每天是早上9点到晚上10点长期高负荷的情况下工作,所以刚刚开始我们经过了一段阵痛期。

2.平安区块链有何优势?

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平安都在酝酿和打磨区块链技术,如今后来居上,平安的区块链优势赢在哪里?八个字:场景为王,攻坚难点。陆一帆介绍,相比国内外科技公司,平安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对于场景痛点的实地了解:

第一个优势是隐私保护方案,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提供多种定制化零知识算法的研究机构。通过对前沿密码学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平安区块链解决了已知所有困扰外界的数据隐私问题。

第二个优势是在性能效率方面,通过将所有运算并行处理,平安区块链在计算处理能力上已经达到传统数据库的水平,在行业中优势非常明显。

第三个优势是在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上,由于起步早,投产产品多,平安在区块链使用经验上相较竞争对手有着天然优势,也因此更提前一步将系统做得更稳定更完善。

区块链本身强调的是一个网络,在里面不光是一个公司一个品牌,可能有很多个公司很多个平台,平安要在这个网络中提供技术,而且要作为商业的牵头方,越多家公司在这个网络里面就会让这个生态圈变的越来越强大,这个是区块链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平安用区块链赋能发展的方向。

慢在研磨,快在应用,区块链为新型金融生态的形成注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实现了在金融、房产、汽车、医疗和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中的应用,仅金融相关场景就有支付、清结算、保险、资产交易、贷款、供应链金融等,在全国企业部署的节点超过37000个。

举个例子,金融壹账通的同业资产交易平台,是平安最早开始的区块链项目。长久以来,同业资产交易存在几大痛点,包括撮合效率低、资产流动性低、交易风险高。同业交易涉及登记、注册交易、转让、撮合、进行支付和清结算等步骤,还牵扯到许多联盟机构,因此很适合利用区块链技术。

此外,这个平台还提供电子签约功能,连接公证、司法部门。当电子签约出现争议时,相关部门会介入。目前平台已经有400多家银行、金融机构注册,交易量超1.8万亿。

在大医疗健康领域,区块链也大有作为。平安与中国医药将在中药全产业链、医疗健康大数据、医药供应链以及医疗产业园等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旨在将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运用于中国智慧医疗建设及医疗科技创新。

过去十年,平安科研投入资金超500亿。目前,平安科技专利申请书累计达6121项,用科技让传统金融业务腾飞,并重点构建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房产服务、汽车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

3.发力供应链金融

2018年年2月,平安金融壹账通发布首个区块链项目“壹账链”,目前已应用于中小企业贷款平台、钻石供应链金融、同业资产交易平台、信贷黑名单等多个场景。后来,中标香港金管局主导的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项目,将重点发力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市场容量已经从2015年的12万亿,增长到2018年的18万亿,2020年,该数字将达到GDP总额的18%。但因市场参与者涉及核心机构、多级供应商、银行、保理、互金平台等众多主体,处于供应链末端的小微企业始终未能得到良好服务,在交易、数据验证、核心企业营销、小企业上线等多个问题存在痛点。

在区块链技术下,可解决的多个供应链金融痛点。

首先是数据共享痛点,在传统的供应链网络中,没有商业机构愿意跟另外一个商业机构分享数据,但在区块链平台上,由于采用密码学,当数据拥有方将数据加密上传到平台时,其他交易参与方可在不解密数据的情况下验证交易真实性。此外,金融壹账通区块链特有的可授权加解密,还能使数据拥有方对解密权限进行管理,使其他参与方仅能看到数据拥有方想要其看到的数据。

在区块链网络中,假设一个订单有50个字段,通过持有私钥,卖方银行只能看到其中30个字段,买方银行看到40个,其他均无法显示,既确保了数据的唯一性,又可以保证私密性。

在打通供应链数据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解决供应链金融的重复融资问题。假设供应链中有100万订单,其中50%向A银行抵押,另外50%在B银行融资,在传统情况下,如果该公司再以30%的订单向C银行融资,C银行很难判断已经出现了重复融资;但当以上银行均接入区块链平台后,重复融资将会被实时发现。

另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是协助海关反洗钱、倾销,比如发票账本100万,运输1万双鞋,但物流账本上只有1万,所以单价从100元变为1元,这是有一个洗钱的可能性的。因为单价是商业机密,海关原本无法验收,但在区块链的密文中,海关可以在不解密密文的情况下,判断其单价是否在一个合理区间内,从而察觉违法行为。

区块链技术下的供应链金融平台还可协助核心机构,实现多级穿透融资;在监管方面,得益于密钥的存在,尽管网络内的企业无法查看与其不相关的数据,但监管层可运用密钥,查看所需数据字段,从而实施监管。

金融壹账通所研发的FiMAX Core底层架构,在性能上已经等同甚至超过传统数据库,支持多方并发的高频交易。

在隐私保护和系统易用性上,则提供了FiMAX Sparrow隐私保护系统,以及具有一键部署功能的FiMAX Concord管理平台。

我们现在已经有超过37000个节点部署在中国各个企业的机房,从参数上看,我们基本超越国际上所有竞争对手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