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宗锋指出,企业要实现“生产力云化”,需要经过三个过程,即:连接、开放、融合。首先企业需要将生产数字化,并将生产数据进行连接,在完成数据打通后,企业要才能将自己的能力进行开放,进而带来更大的生产效率并转化成更多的订单,最后,企业需要完成自身能力的融合,让自己的能力被更多的行业生态集成。
据了解,阿里云已经搭建起了一套完整的云管边端物联网基础设施,帮助企业实现“生产力云化”。
在云侧,阿里云打造了物联网的“云上闭环”通过云、开发、市场三大平台实现了物联网设备商业化。
在管侧,阿里云推出的自主低功耗广域网平台,兼容95%的通信协议。
在边侧,阿里云IoT推出了边缘计算产品,在数字工厂、全屋智能等8大领域都有覆盖。
在端侧,阿里云IoT推出了物联网操作系统,目前覆盖了主流超过100多家芯片模组厂商。
张宗峰强调,未来,阿里云将持续加大对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与生态伙伴的合作,最终将实现服务100万开发者、沉淀100万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链接100亿物联网设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