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技术让农产品也能开口说话

责任编辑:editor009

2014-07-25 06:35:52

摘自:中国信息产业网

喷灌头乖乖“听话”主要是基地的农业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在发挥作用。这套系统由监测预警系统、无线传输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及软件平台构成。

喷灌头乖乖“听话”主要是基地的农业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在发挥作用。这套系统由监测预警系统、无线传输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及软件平台构成。

画面上一根类似“天线”的装置竖立在大棚中央,“天线”上部挂着几个盒子。这几个盒子就是传感器,它们功能各不相同,可以监测土壤水分、温度、、养分含量、PH值、以及空气温湿度、气压、光照强度等数据变化,让农作物开口“说话”。它们每隔一定的时间采集一次数据,通过物联网的网关,发送到上位机系统。

农业物联网系统除了可以采集数据之外,还可以适时调整或者控制温控系统、灌溉系统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某种作物土壤体积含水量适宜范围设置在15%-25%,传感器一旦检测到含水量低于15%,系统会自动进行灌溉,直到含水量达到了原来设置的最高标准25%,它才会自动停止。

当然,也可以通过自己手动控制。在基地中会有一个温室智能控制器,相当于一个室内中控台,可以一键式控制温室大棚的风机、外遮阳、内遮阳、喷滴灌、侧窗、湿帘或者水肥喷灌等设备。

控制器可以和手机、电脑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如果大棚的温度过高,远远超出了设定的温度,它会通过短信、邮件通知管理者,管理者可以通过手机操作,打开风机和湿帘,迅速让温度降下来,温度达标之后,可以手动关闭。也就说,即便你出差到了美国,也可以自如地监测和控制远在杭州的大棚。

相比传统生产模式,农业物联网有三大优势。一是水肥一体化,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适宜的含水量和养分,同时尽可能地节水节肥;二是科学精准地控制大棚温湿度和光照,营造作物最适应的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生产,提高质量和产量;三是可实现远程控制,有效地节约人力物力,大大提高劳动效率。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