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带动新兴产业成长

责任编辑:qzhao

2011-11-07 09:28:59

摘自:www.iot-online.com

智能城市与数码住宅的发展,是透过网络传输、感测监控与资料集成分析等资通讯科技的集成,建构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生活福利与安全照护、以及...

智能城市与数码住宅的发展,是透过网络传输、感测监控与资料集成分析等资通讯科技的集成,建构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生活福利与安全照护、以及更便利安全的现代居家生活环境;其中,除了各项关键技术之外,重要的是结合实际生活应用,并从中寻找新的商业模式与应用型态。目前智能城市与数码住宅相关应用案例已逐渐成形,再加上各种相关技术更趋成熟,过去曾被许多人认为是空中楼阁的构想,已经逐渐发展出各种解决方案走入一般人的生活当中。

随著网络、感测等资通讯技术的发展与集成,以及物联网应用概念的兴起,过去多年来被业界不断讨论的「智能城市」、以及「数码住宅」等议题,已逐渐从概念、 实践,到现而今逐渐成熟应用。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建置中的智能城市相关计画,已高达1,000多个,且每年以近20%的复合成长率增加,让各界充分感受到 「智能城市正夯」的氛围。

在此一背景下,以网络、感测技术为核心,结合各领域应用,形成智能城市与数码住宅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为台湾整体产业开启新一波成长的序幕。

建立客观指标 避免口号浮滥

根据IBM的智能城市白皮书,每年全球城市由于基础设施漏水而流失的供水达到50%,交通壅塞造成的城市损失,相当于GDP的1%到3%,全球也有80%的碳排放是来自于城市,种种问题不但因此限制了经济和就业机会,更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所幸目前的科技已经发展到可以监控、量化并管理几乎所有在城市中运行的系统,也成为目前智能城市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所谓的智能城市,其实就是一个城市从交通网络,到医院、电网等各类系统中,实时收集并分析信息的能力,透过从每根水管、捷运列车、个人健康纪录、温度计、停车计时器,甚至每样食品中所收集来的信息,找出这些系统之间的关联,并寻找能够大幅度改善,协调并説明这些系统转型的方式,更可视为智能城市的发展目标。

为了避免「智能城市」的口号浮滥,透过客观专业的参考指标,作为智能城市的评估参考,已是推动智能城市发展的关键课题。如以评选及推动智能城市为目标的国际组织「智能城市论坛(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ICF)」,每年都会由全球400多个参赛城市中选出年度最佳国际智能城市,评选项目包括宽频连结、知识工作力、数码内涵、创新、营销与推广等五大智能城市指标,曾经入选到ICF认可的全球智能城市名单者,包括荷兰阿姆斯特丹、西班牙巴塞隆纳、美国旧金山、台湾的台北市与桃园市等,已是许多城市用来检视智能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

除了ICF定义的智能城市指标外,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甚大的前提之下,西方组织订定的评量指标并不见得全然适用于东方城市。资策会创新应用服务研究所-服务创意中心(FIND)也正积极建立亚太第一套智能城市评量指标,评比标准分为3个部分:「智能城市能力」、「市民满意度」、「智能城市建设效益」,其中的「智能城市能力」就与智能化、网络化的程度颇为相关。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