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时代:北斗应用“飞入”寻常百姓家

责任编辑:editor009

2013-09-14 23:48:43

摘自:新浪科技

80厘米长的北斗关爱服务终端可以防止老人走失,只需按下按钮就能联系上家里人和医院

80厘米长的北斗关爱服务终端可以防止老人走失,只需按下按钮就能联系上家里人和医院,按照卫星定位迅速找到老人位置,精确度达到1-1.5米;与“大哥大”差不多的北斗接收手机,可以在汶川震后的灾区,失去与外界的联系的情况下,打通灾区与外界的生命连线;客车装载的北斗导航,让车辆多了导航定位、实时视频、图像抓拍、车辆监控等功能……这些就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我们带来的应用与智慧生活的结合。

北斗是如何走近我们的生活,又是如何走向世界的?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前军博士告诉记者,中国在推进北斗产业化、产业布局、顶层设计上起步非常快,典型的行业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不同领域的交叉推动都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现状:“接地气”走进百姓生活

北斗系统从去年12月27日正式提供区域性服务,覆盖亚太地区,已经上升到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可以并驾齐驱的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国家一直大力支持兼容型北斗终端以及新技术的研发,积极推动北斗在交通、渔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以交通部为主,上半年试点推广十多万台车辆安装北斗终端,目前还在继续扩大示范范围,预计全国市场需求量将超过500万台。

南海渔船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早已发挥功用,织就了一张庞大的救助网,渔政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平台可以快速定位作业渔船,出海捕鱼的渔民们终于拥有了可以便捷顺畅的通信设备,另外像气象、森林防火、安保等特种领域,北斗同样也在大显身手。

今年湖北建成全国首个省级北斗地基增强示范系统,目前,卫星导航系统普遍误差在10米左右,而依托北斗地基增强网,可以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提升到1米范围甚至毫米级,在民用导航领域轻而易举的实现“车道级”的标准,天津、北京现已完成相同系统建设,未来将启动建设覆盖全国的北斗地基增强骨干网,为细分行业提供精准的定位数据,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当前GPS地基增强系统的水平。

逐步考虑民用化、大众类消费电子应用是北斗目前的发展方向。年幼调皮的孩子、年迈患病的父母,都成为了北斗关爱的对象,为这些特殊人群研制的腕表式装置等用户终端,可以提供远程实时监护、紧急救援等多项服务,同时还具有移动通话和卫星定位、自动短信通知监护人等实用功能,让北斗系统真实走进百姓生活。

日前,全球首款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量产乘用车也正式上市。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进入民用后,首次以前装方式进入汽车导航领域,开启了北斗卫 星导航系统在民用乘用车领域的新征程。据悉,诺基亚也计划推出带北斗定位的手机。随着出货量增长,手机嵌入北斗制式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将与GPS手机的 价格水平在一个量级上。

“北斗之父”孙家栋院士曾对北斗应用发出这样的期望:“北斗系统不仅要在‘天上’发挥作用,地面上要开发衍生出更多应用,造福于民。”以上的种种成果只是天上北斗“落地开花”的一小部分,苗前军博士感慨到:“相对GPS系统已经应用20多年,北斗才半年多的时间就已经取得如此瞩目的成效,我们在借鉴原有GPS应用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将挖掘更多有潜力、有刚性需求领域,引领各个行业通过北斗产业应用领域提升经济发展模式,我们期待着北斗产业激发出巨大的能量,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