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9月29日讯
智慧城市的出现,成功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展示在了大家的面前,在几十年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都在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特色道路,但是在其中永恒不变、要维持遵守的便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等,智慧城市的出现很好的将这些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合理化、智能化的城市管理方式,智慧城市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智慧城市”概念的首倡者美国IBM公司认为,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越来越深刻地改变城市运行和管理方式。“智慧城市”就是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运行,进而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美国、欧盟、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布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相关规划和政策,一些城市开始实施“智慧城市”的建设。从“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来看,内容涵盖极其广泛,包括减少交通拥堵以及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智慧交通;对医疗记录进行数字化处理,总体提高医疗质量的智慧医疗;改善水质,科学进行水分配,提升水行业运营效率的智慧水资源管理;更加智能化地运营和管理电力系统的智慧电网等等。在全球,许多城市正在建立起各种智慧的系统。
在我国,“智慧城市”还没有完善的国家政策和规划,部分城市处于探索试验阶段。比如,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提出,构建精细智能的城市管理,促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建设智慧城市。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
在看到“智慧城市”促进城市发展的积极因素的同时,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在互联网领域能够掌控的核心技术还十分有限,因此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必须握在自己手中。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出,如果中国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不能坚持自主可控原则,国家风险将会凸显。当前我国应在加强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突破核心技术,加强相关技术集成创新的同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尽快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在公共事业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批发展重点开展试点示范。
D1Net评论:
世界各国在发展智慧城市的道路上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我们可以看出,德国、日本、美国等高新技术国家对智慧城市的发展放入了更多的关注和生产力量,发展情况较其他国家更好,发展更和谐,中国的特色智慧城市在企业管理者和城市建设者心中已有了大概的规划,但是机遇不等人,还是要抓紧时间,把握机遇,努力的发展成为更加智慧更加智能的企业、城市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