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湾迎来智慧城市新愿景

责任编辑:editor014

2014-05-12 08:07:15

摘自:杭州日报

新湾,一片围垦造就的广袤土地,22.05平方公里的区域,地处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地理中心和交通中心。随着杭州从“西湖时代”进入“钱江时代”,大江东新城蓄势待发,在产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的规划引领下,地处大江东核心的新湾站在了区域城市化发展的最前沿。

新湾,一片围垦造就的广袤土地,22.05平方公里的区域,地处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地理中心和交通中心。随着杭州从“西湖时代”进入“钱江时代”,大江东新城蓄势待发,在产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的规划引领下,地处大江东核心的新湾站在了区域城市化发展的最前沿。

日前,央企中国供销合作社的智慧农业谷项目正式落户萧山,总投资达100亿元,将在新湾建设9个展示洽谈销售总部中心以及配套的农产品检测中心、技术培训中心以及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今后这里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流通平台,由此衍生的三产、金融、科技等配套产业将为新湾的城市化发展注入强大内生动力。如今,在新湾,一边是重大项目步步相随,一边是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凸显。

从2013年开始,新湾就启动了城市综合体建设,揭开了新湾华丽转身的序幕。目前,综合体一期已储备经营性土地1125亩,江东大道、钱江通道两大通衢在此交汇,学校、医院、路网等基础配套初具雏形,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已经呈现。未来,新湾城市综合体将以3000余亩的体量,融合人居、商务、科技、娱乐、生态等城市功能于一体,成为大江东区域核心人居空间。

在江东大地上,新湾正在以文明、自然、开放的姿态展露新颜,今后,以现代化宜居新城为目标,新湾将昂首阔步,迈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打造最大的农产品流通平台

智慧农业,是智慧生产、智慧流通,也是智慧金融。“技术+物流+金融”的模式,让智慧农业谷得到极大地关注。总投资达100亿元的中国智慧农业谷,不仅开启了国内食品安全的崭新征程,还为国内农业产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如果用三句话介绍智慧农业谷:即智慧的生产技术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可追溯,信息透明,明白消费;智慧的流通模式构筑农业产业链利益分配新格局,让良心农业获利,为百姓低价消费;智慧的金融服务创新产品形式和服务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这就是智慧农业谷的三大主要功能。

智慧农业谷,不仅仅是带来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产业平台,创造上万人的就业机会以及上百亿的销售收入,同时它还将带来更安全的农产品,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届时,萧山将成为全国最具吸引力的可溯源安全食品中心,而新湾也将成为安全食品的代名词。

据悉,中国智慧农业谷是由中国供销合作对外贸易公司、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等三方集聚优势资源打造的中国可溯源农副产品产业服务综合平台。中国智慧农业谷将在大江东地理核心区域——新湾城市综合体内占地644亩,建设9个展示洽谈销售总部中心以及配套的农产品检测中心、技术培训中心以及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97.6万方,集采购、销售、检测、培训、电子商务、技术推广、金融服务功能为一体。

作为萧山今年引进的第一家国字号智慧产业项目,也是今年第一个百亿元的大项目。今后,打造可溯源的安全食品中心是智慧农业谷的方向之一。依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在检验检疫行业、食品行业、进出口行业的全局性、综合性和基础性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对供销社系统内的70万家农业生产合作社、食品加工企业以及对中国检验检疫系统服务的10万家农产品食品进出口企业进行可溯源技术改造,使之生产的产品达到可溯源的食品安全标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从而降低居民农产品消费支出也是智慧农业谷的一大亮点。一方面搭建农产品流通的B2B线上公益平台,为农产品线上交易提供智慧宝(类支付宝)的结算、支付及担保功能。另一方面在线下建设可溯源农产品国际采购中心,形成面向国内外的农产品展示、洽谈、交易采购的全国网络。今后,智慧谷的流通模式将打破传统农业产业利益格局,克服农产品物流无序流通、层层批发环节以及垄断利润所造成的流通环节费用极不合理的局面,使老百姓吃到更价廉物美、安全放心的食品。

智慧农业谷将依托北京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在农业、农村金融领域建立的综合服务体系,对入驻智慧谷的企业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为农业安全生产技术和可溯源技术孵化提供资金支持。

大江东核心 未来的城市功能区

中国智慧农业谷的横空出世,让新湾迎来了产业提升和城市化发展的春天。正是近年来新湾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使得一个个大项目步步相随,这片钱江南岸的围垦地,如今已经成为了发展的热土,那么它究竟有何魅力?

近年来,新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颇具规模的开发空间,以及各类完善的公建配套,使其受到了投资方的青睐。

在大江东规划区域内,新湾隶属于江东新城南部产业单元,定位于江东核心居住功能区以及三城一区配套单元。新湾地处江东大道和钱江通道交汇点,紧邻大江东未来中央商务区,北部的9.2平方公里更被列入核心区范围。根据大江东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的整体规划,“三城一区”将着力发展成科技研发、先进制造业等集聚的生产空间,而核心区与居住功能区将是城市化的主要承担者。在此部署下,毗邻核心区的新湾,将成为资源、要素最为集中的居住功能区。2014年4月中旬,大江东管委会成立、核心区规划定稿、钱江隧道通车,新湾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正在得到释放。

新湾于2013年启动城市综合体建设,规划面积2.11平方公里,将融合人居、商务、科技、娱乐、生态等城市功能于一体。

如果说,产业是城市的生命线,那么完善的配套就是城市最重要的吸引力所在。

综合体区域内,高标准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启用,新湾第一小学、新湾第二幼儿园、江东地区首个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在兴建。

2013年底,综合体区域四纵四横道路网建设启动,至2015年底将完成总长约12公里的城市道路建设。规划50年的水、电、燃气等城市管道配套项目同步实施。总长约3公里的一纵一横两条滨水河岸于2014年底开始建设,2016年将形成综合体内部大型生态景观廊道。

今年,新湾将迎来项目建设的高峰期。坚持拉框架、出形象、上品位,全力推进“67819”工程建设,抢抓项目实施进度,提高城市承载辐射能力。

产城融合 新湾的城市化之路

推动新湾城市化发展的两大基石是人口集聚和产业支撑。

自2009年大江东新城建设启动以来,产业集聚的效应已经显现。大江东已有“6辆轿车、1辆重卡”,包括东风裕隆、吉奥汽车、青年莲花、众泰汽车、长安福特马自达、东风日产柴卡车等;现代物流业,已聚集了联邦快递、申通、顺丰、圆通、UPS药品物流中心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先进装备业,有前进股份、杭发发电、友佳精密等;新能源产业,代表企业有舒奇蒙能源、东方电气等;高新技术产业,有中科新松机器人、雷神激光等。

未来,三城一区内,将形成70万人的产业工人群体、十几万人的白领群体、数万人的高端人才群体。新湾现有居住人口6万,随着两大园区入驻企业的增多,将带来大量人口集聚。在未来5年,新湾将吸引12万以上的人口入住。在短时间内要满足新增6万人口的居住需求,这是新湾发展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一方面,新湾接纳周边产业园区的就业人群,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另一方面,新湾也立足于自身产业格局和规划,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水平,合理布局新湾产业发展格局,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内部支撑。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新湾已经走在前列。华成公司的功能性凉爽纤维项目填补了新湾高新技术项目的新空白;葛高机械生产的履带式重型拖拉机填补了国内空白,新型电液控制动力换档重型拖拉机成为省级新产品;宏图管桩生产的直径最大达15米的隧道管片成功用于钱江过江隧道,公司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证;君帮物流、正杰物流等一大批物流企业入驻新湾,使新湾的三产服务业步了入良性发展之路。

今年,新湾已有19个工业投资项目,包括7个在建项目、5个待建项目和7个存量报批项目,总投资7.1亿元,用地面积358亩,达产之后将形成20亿元左右的产销规模,提升新湾工业总量3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新湾一方面加快速度建设,拉出城市框架,另一方面,推动三产产业化发展,大力引进培育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全面完成印染、化工、铸造三大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整治提升,全力培育城市综合体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引进商贸、物流、金融、建筑和房地产等新兴产业,打造配套成熟、功能齐全的生产生活服务区。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