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汪特又一次参加了BIG Talk,主题是:可穿戴设备、社会物理学和大数据。本次Talk的嘉宾灰常强大,不仅请来了被称为可穿戴之父的MIT彭特兰教授作主讲,陪聊的嘉宾居然请来了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好吧,先手工给百度百家点个赞!请来得都是大家!
三个章节的演讲,期间穿插了对话和问答的环节,汪特总结也归纳出了三个论点(排序按汪特主观判断的重要性自定义):
1)无社交不智慧,个人信息就是驱动智慧城市和新服务的燃料。
彭教授用较大的篇幅和数据展示了idea flow在社交网络上的作用和价值,提出了社会关系方式的改变会提高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观点,并由此主张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城市的空间规划及规则设计应以“方便社交”为核心价值目标。
此部分内容其实是彭教授演讲的第二个主题——社会物理学。汪特把这个议题排在第一的原因很重要一点是因为汪特近期刚看了著名物理教授霍金先生的著作《Grand Design》,霍教授用物理反应解释了思维,也解释了宇宙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看完《Grand Design》,也同时颠覆了汪特一直以来对物理的看法(汪特小时候曾经还当过物理课代表),原来人们所谓对宇宙的科学定义仅仅就是被认为更符合人类感知的一个模型而已。因此,今天汪特特别能理解社会和物理这两个不搭界的名词放在一起的含义其实就是:以建立模型的分析手段来解读社会、解读社交。尤其是彭教授对集体智慧解构为idea Flow和idea Machines两个部分组成,这与霍金对人的解构——人体与思维两部分组成几乎异曲同工。
并且,有意思的是这个看似与大数据、穿戴式木有神马关系的论点,正是彭教授用穿戴式设备收集的大数据来对社会物理学进行解读的实例。虽然,彭教授的重点在于通过“参与”和“探索”两个指标来论证一个群体思想流的活跃度直接决定其创新能力和财富的多少,并希望鼓励让人更多的进行交流(特别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来促进人们参与社交分享信息和探索创新。不过,汪特还是想借此感慨一下科学家与商人的本质区别,商人们已经把穿戴式作为一种时尚的概念做成几乎木有任何功能性用途的产品拿去变现了(后面第三点详述)...
2)大数据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理解人类生活去预测或预防一些事情(包含:健康、销售、犯罪等方面)。用高大上一些的语言描述就是“预测未来”,或者也可以用传统中国的一个词也可以叫“治未病”。
可穿戴设备是进行大数据采集的一种传感器,从彭教授的要求上来看,作为一个显示人们健康信息的可穿戴设备需要能从人们的兴趣、注意力、情感和动作四个方面来进行深度的感知、测量和分析,并且这个传感器需要配套一个很专业的后台才能够有用。这让我联想到了中国式的体检,如今的公司们每年都要为员工提供一次体检的“福利”,然而这种走过场似的的体检又能检查出来什么了?
并且,穿戴式设备也并非大数据采集的主要来源,除了身体的健康信息之外,与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很多信息和服务其实更多可以基于车辆去设计,当然如果你非要把汽车看成穿戴的一部分也未尝不可;-) 此外,现有的银行刷卡数据、街头路边密布的摄像头实际上都可以作为大数据的重要信息来源,如果可以把这些数据授权出来分析的话,都可以在商业甚至社会安全的领域发挥很大的价值。
不过,做大数据,是需要耐心的。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数据积累才能在其中找出一定的规律,并且需要将很多细微的因素都考虑在内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就像霍金《大设计》里的那个关于英国天气的例子,在如今科技程度已经如此先进的今天,预测一下是不是会下雨还那摸滴不靠谱。传说中的南美蝴蝶某一次用力过猛的煽动翅膀,太平洋上空可能真滴就会刮起一场暴风。
所以,也不用神化大数据,你就是天天穿戴着数据采集仪,如果木有确定的采集指标和靠谱的算法,得出的数据也木有神马鸟用(基本都是噪音)。
3)目前的所谓穿戴式设备基本都属于扯淡。且不说其传感效果的精度如何(当然这个也不是最重要的),关键问题是它能给你带来什么用途?
彭教授的亲口回答就是他不用任何穿戴设备,并且让汪特很高兴的是他的理由与汪特一样,哈哈,看起来汪特也很专业啦。
正如在第一点结尾是汪特吐槽的一样,目前市面上的所谓穿戴式设备更多只是一个纯概念包装的玩具。告诉你的心率?你知道心率有啥用?告诉你消耗了多少卡路里?你不知道你吸收了多少卡路里,也不知道你的身体需要多少能量,目标达到怎样,光有个消耗多少有毛用?而且还不准(不把你的身高、体重、脂肪含量、健康状况、环境变量等等加进去,算出来的是个啥)?
其实这些不靠谱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重要问题——收集了我们的数据应该给谁?
给这些穿戴设备的生产厂商吗?
给了他们有用吗?答案肯定是没用。因为他们只会营销这样消费电子产品对健康、医疗完全是门外汉。并且,他们目前在销售这款产品的费用里也没有包含未来为用户提供健康医疗服务的费用。
给他们放心吗?答案是不仅没有用而且不安全。在目前的国情下,连手机号、身份证这些信息都被贩卖得到处都是的行情下,您的健康信息一旦被收集了,诈骗电话还不把手机打爆了?
虽然彭教授最后严肃的演讲了“隐私与安全”这个话题,并给出了分布式系统和“国际标准”的个人数据使用规则(OpenPDS)的解决方案,但是汪特仍然认为这事儿在国内还有点远。
根据汪特的分析,可穿戴设备目前最靠谱的还是手表或者手环类产品,不过其使用价值也不要去琢磨神马健康领域啦,装上一个RFID芯片替代公交一卡通和单位的门禁卡是最有价值和市场的应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