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新城区从2012年5月开始对“智慧新城”建设进行顶层框架设计,通过近1年对方案的修改、细化和完善,于2013年4月份完成。基于顶层设计,结合新城区实际,提出3年内的建设任务,建设支撑今后智慧城区的基础平台,以及3个行业的示范应用,具体概括为“1311”工程,即:1个政务决策系统;3个行业领域的信息化系统应用(结合新城区区情提出的3个具体应用分别是数字城市综合信息系统、数字校园、应急指挥);1个统一的应用服务支撑平台;1个综合信息资源库,规划投资6000余万元。 新城区“智慧新城”的建设主要分三年进行,从2013年4月份开始建设硬件,区、街道、社区的三级平台建设;2014年准备将数字校园、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起来;2015年准备增加一些系统,如卫生防疫系统,文化市场管理系统。通过三年的建设,基本达到监控探头全覆盖,社区网格员工作全覆盖,把新城区初步建设成数字化、智能化、新型的城市格局。”
目前,“智慧新城”的软件都已基本开发完成,硬件也已全部采购到位。现位于区政府一楼的区级监督指挥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建有监控大屏、应急指挥大厅、坐席台、数据机房等,同时建成了8个街道分中心、48个指挥平台,并实现区、街道、社区的光纤互联。在各社区的小街巷及边死角等案件高发区累计安装监控探头288个。初步建成人口信息库和地理信息库,整合了区计生局人口信息作为基础数据,将一些重点人群,以及残疾人、低保户、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进行注明;基于市政府数字城管的矢量地图,以及去年9月拍摄的辖区航拍图,完成了新城区全区的三维地图,并完成了18个社区的建筑物信息的数据采集,目前,锡林北路街道办事处可以实现“以楼管人、以人管楼”的双向管理。搭建5所幼儿园、29所小学、6所中学的光线网络。对区市容局的30余辆执法车辆进行了GPS定位。“智慧新城”最大的特点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改善民生注重服务、构建和谐平安新城。 数字城市综合信息系统平台暨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已于去年10月份投入运行,建立起了三级平台、四级网络、五种力量、六步闭环的“3456”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体系。
自三级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发现各类问题48745件,解决46308件,办结率95%。下一步新城区将加大智慧城市建设扶持资金的申请力度,加快数字校园、数字应急的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数字城市综合信息系统,明确各单位职责权限,同时规范办结时限、引入考评系统提高各单位解决问题效率,年底将开通热线并向社会公布,让民众也能参与社区网格化工作,通过电话发现和上报有关问题。同时新城区也将继续深入研究、探索开展“智慧新城”各领域拓展,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其他行业领域,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生活品质,为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提供强大的技术之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