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智慧城市成政绩工程

责任编辑:王李通

2014-11-08 09:53:14

摘自:南方都市报

记者李文 裘萍通讯员穗府信 实习生李林 我国已有222个城市在建“智慧城市”,但部分地区片面追求技术高精尖、应用大而全,又缺乏实际内容;更有“云计算中心”、“数据计算中心”等概念性布局大量出现,可能带来投资、建设风险。

我国已有222个城市在建“智慧城市”,但部分地区片面追求技术高精尖、应用大而全,又缺乏实际内容;更有“云计算中心”、“数据计算中心”等概念性布局大量出现,可能带来投资、建设风险。昨日,2014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财讯传媒集团协办。

广州智能交通系统被点赞

“地方建设热情很高,局部应用取得成效,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中央网信办副主任王秀军这样评价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她给出最新数据显示,至今年5月,已有222个城市实际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略低于一些研究机构的预测,其中地市以上城市超六成。

广州市的智能交通系统被点名表扬。王秀军讲到局部应用取得的成效时,提到了武汉、广州、北京、南京。其中,广州基于物联网完善智能交通系统,有效整合资源,为交通管理、市民出行提供了支撑,使智能、精细成为城市管理的特征之一。

智慧城市高度依赖信息网络 有安全风险

王秀军指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注重形式多过内容、过度夸大产业拉动作用等等。部分地区认识存在偏差,片面追求技术高精尖,应用大而全,缺乏实际的内容;一些地区简单地将智能应用打上“智慧”标签,忽视资源的开发,服务水平与公共需求距离较大。

“城市信息化工程各级政府投入不少,有的并没有起到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作用,也缺乏体制机制的支持,最终导致智慧城市成为标签式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指出,智慧城市不能只注重技术上高精尖,不注重实际应用效果。

徐宪平还提到,许多城市缺乏权责明确、严格规划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表面上看谁都在管,实际上谁也管不着”,而智慧城市高度依赖信息网络,面临安全风险威胁,必须高度重视。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理事长李铁也认为,国内建智慧城市,目前最担心的是“变成政绩工程”。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