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齐聚,勾勒中国智慧城市蓝图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城市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一半,这一比例预计到2050年将上升至60%,无序扩张导致的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已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加快智能城市建设,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符合当今世界城市发展趋势。
“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模样?应该是智能技术融入每一栋建筑、每一辆交通工具乃至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利用这些技术充分优化社会资源分配,提高社会运转效率,打造一个个更为宜居、经济和稳定的智能城市。”德国科学与工程院教授马科斯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说,全球城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近年来方兴未艾,目前已初具智能城市雏形。2013年,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发布未来世界趋势的报告称,目前世界正处于重大技术变革中,这些技术所涉及的是新制造、新能源和智能城市。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认为,智能城市已成为近年兴起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新趋势,不仅可以激发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使城市运行更加安全和高效。
欧盟代表菲利普教授在智能城市发展展望的演讲中说,智能城市建设涉及的领域广泛,既包括信息环境、产业发展、信息网络、智能制造、交通与物流,也包括城市环境、智能城市医疗和城市安全等方面。中国未来智能城市发展的潜力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届时,智能城市建设将可以很好地解决人口增长、交通拥堵带来的问题。
目前全国超过300个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并且有些城市正逐步加大投资额,规划和建设呈现出中国城市管理的特点,比如智慧交通和智慧医疗投资占比较大等。中国力图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面临“虚火过旺”态势
如今的“智慧城市”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也愈发呈现“虚火过旺”的态势。一些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当作数字城市的新包装,被企业营销牵着鼻子走,智慧城市建设被盲目贴标签的行为更是广为诟病。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其一为盲目跟风,没有抓住智慧城市的本质;其二,囫囵吞枣,将各类与智慧城市有无关系的都纳入智慧城市范畴;其三,以偏概全,抓住一点之后,忽略其他方面。诸多现存的问题,如条块分割,信息孤岛,重复建设,数据分散等问题,根本上讲是由于政策统一协调与部署上的缺乏,社会参与不够,市场主导作用发挥不足造成的。除此之外,在资金上,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以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根据全球各项排名,可以看出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相对落后:目前中国宽带排名世界98位,物联网传输刚起步,法律和标准规范相对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