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患病老人,工作在外如何随时了解老人的健康情况?不低头是否能看车速度,保证行车安全……在2014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上,相关的智慧城市技术已经出现,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智慧城市时代来临。
智慧城市技术集中出现
位于莞城的广东智谷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合作周上专门展出了智慧家居系统。该公司的合作商奥博智能的王文辉通过手机上的APP,便可将现场的窗帘合上,将挂在墙上的空调打开等。王文辉说,相关的技术非常简单,现在普通家庭都装有网络,他们可以帮助有需求的家庭利用网络构建一个局域网,将所有需要控制的东西连到信号接收器上,然后用手机上的APP就可以实现控制。普通家庭即使装修好了,也可以改造实现上述目标。费用也不贵,视控制物体的不同,价格在2万—8万之间。目前上述系统已经在东莞等地应用,以别墅居多。
智谷联创的熊梅虎说,该公司就是将类似奥博智能一类的公司集中起来,做成整个小区的解决方案,每家公司参与智能家居建设的一个部分。比如说医疗,他们就是和另外一家公司合作,可以在小区专门设置一台检查仪,小区居民不用走出小区,就可以体检,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实现云存储,可以供医生随时调阅。
十大工程助力智慧城市
近年来,东莞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先后提出无线城市、智慧城市等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计划投入200亿元,大力推进包括智慧政务、智慧环保、智慧医疗和教育等在内的“智慧东莞”十大工程,带动全市信息化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在十大工程中,有应用于政府公共事务的智慧工程,如“智慧政务”、“智慧环保”、“智慧城管”、“智慧镇街”,有基于东莞产业提供智慧服务的“智能制造”、“智慧商务”工程,也有服务于普通市民的智慧工程,如“智慧医疗和教育”、智慧交通”、“东莞手机一卡通”、“无线宽带全覆盖”等。
在3日的中韩城市技术交流会上,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叶冠强透露,近年来,东莞智慧城市建设速度较快,智慧城市建设与智能应用体系已比较全面,云计算、物流、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应用已初见规模。
叶冠强认为,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融合,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端发展的表现。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及时传递、交流、使用城市经济、文化公共资源,管理服务市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各类的信息,提高互联互通、利用信息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现场直击
无屏电视最快春节后上市
在3日举行的北美转移活动合作对接会上,北大东莞光电研究院发布了三款新产品,包括第四代半导体电视、微型投影仪和L—HUD抬头显示设备。据介绍,三款产品均已实现工业化生产阶段,最快将在2015年春节后陆续上市。
三款产品中,最大亮点为第四代半导体电视。研发人员表示,第四代半导体电视以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采用超短距设计,在很小的室内空间可以实现短距投放做大100寸,甚至更大的高清影像显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屏电视。“简单来说,使用投影仪后,只要有一堵墙,就能投放出影像。完全可以取代电视。”
与此同时,该电视作为智能电视设备,自带有线网口、无线遥控、蓝牙和WIFI,可实现有线和无线接入互联网,能够轻松实现上传、下载视频内容并在线观看电视直播节目,并且通过WIFI可实现与其他智能设备的无线投影功能。
开车不低头也能看车速
技术人员表示,司机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种设备的人机界面(HMI)分散在不同的位置。为了获得想要的信息,司机不得不视线短暂离开前方道路。大多数公众认为这种短暂的干扰不会过于影响驾驶安全。但事实上,这种瞬间的疏忽通常是汽车碰撞的主要原因。
L—HUD是一款能提供高分辨率和全彩色显示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多媒体HUD设备。所有图像如车速、车灯等信息通过平视显示在司机的正前方到挡风玻璃上。“这样,司机总是保持他的眼睛在路上,能大大提高行车安全。”
24小时远程监控家人健康
家中有老人,工作在外如何随时了解老人的健康情况?东莞市巨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一款能解决上班族后顾之忧的产品—喜特家庭医院系统。
“这款系统能有效地将老人、医生、子女、急救系统连成一体,实现中老年日常健康远程监护。”展区工作人员表示,系统通过可移动的健康数据采集设备,将所收集到的包括用户心率、心电、血压、血氧、呼吸率、体温、尿检等7方面的健康数据无线传输到云健康中心,为医生提供即时诊断数据。
目前用户多为养老院、干休所、医院等单位,该公司已和厚街医院达成合作,未来还将逐步推广到普通家庭。
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在家庭中使用,就需要建立与医院的数据联系,由后台系统数据处理中心提供数据,医生对用户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给出具体的医疗建议。
此外,这些健康数据和医疗建议会即时反馈到用户及其亲属的手机或者电脑上,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或家人的身体情况,也起到疾病警示的功能。“系统就像一位24小时的家庭医生。”
相关
东莞杯工业设计大赛收到3569件作品,创历史新高
助跑助行车获至尊金奖 奖10万元
3日,2014年第十届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颁奖仪式在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记者获悉,此次大赛共有3569件作品参赛,创历史新高。其中由来自广东工业大学张欣设计的一款助跑助行车获至尊金奖,奖金10万元。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东莞市副市长贺宇出席了颁奖仪式。
3作品进入省长杯前10名
大赛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据主办方介绍,一年一度的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已成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大型工业设计赛事之一,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今年的大赛共收到来自海内外参赛作品3569件,创历史新高。
本届大赛延续“创新、对接、产业化”的竞赛主题,与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接轨,举行优秀工业设计作品展览活动,选推优秀工业设计作品对外展示。同时为防止展示期间参赛作品创意、外观设计被抄袭、仿造,保护设计人的劳动成果不受侵害,大赛组委会统一为优秀作品免费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将维持一年有效期。
12月1日,大赛最终决出32项获奖作品,并有5家企业获得了东莞设计优秀企业称号。其中来自广东工业大学张欣设计的一款帮助残疾障碍人士的助跑助行车获得至尊金奖,奖金10万元人民币。
华南工业设计院院长杨向东透露,今年的大赛是作为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的分会场,共有3件作品进入省长杯获奖作品的前10名,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的水准。
工业设计转化率有待提高
台湾工业设计协会总席顾问梁又照教授表示,他已经是第3次作为评委参与大赛,发现作品的设计水准越来越高。工业设计业可以实现改善人类生活的价值,像此次获得至尊金奖的作品,就是一起用设计思维改善人类的生活、科技服务人类的典型。
贺宇透露,大赛举办十年来,共征集各类产品达28000件,评选出获奖产品近500件,营造了东莞创新设计的良好氛围,提高了东莞工业设计的水平,强化了东莞对外合作,为东莞的企业发展沉淀了大量作品资源和人才资源。
贺宇指出,但从整体来看,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东莞与广州、深圳等地方相比仍然存在着差距,全市工业设计的产业规模偏小,市场需求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人才比较匮乏等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大赛的本土参与度和设计转化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大赛要强化供需对接,推动工业设计与产业两者的融合发展,其次要激发市场的需求,最后要完善配套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