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巴南区市政园林局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巩固前期数字化城市管理成果,加强智慧市政建设,巴南区对现有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2015上半年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取得新成效。
成果成效:
“12319”热线24小时on call 处理率100%
记者从巴南区市政管理指挥中心了解到,2009年底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正式开通,搭建起了当和政府与百姓间诉求协调的“连心桥”,架起了市民群众之间参与民生服务的“互动带。”
记者了解到,12319热线主要接受市民的投诉建议等,据了解,受理范围包括市政管理类、城乡建设类、城市规划类、园林绿化类、城市交通类、国土房管类以及供水、供气、电力、通讯类等几个方面,涉及包括征地、井盖设施管理、物业管理、建筑质量与安全等问题。
“12319热线是24小时开通的,我们一接到电话都赶紧联系相应部门受理,一般都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邓友松介绍说。
据介绍,巴南区严格按照“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市民投诉问题快速回应、快速处置五个接办要求,即“一事一转办回应”、“两次一现场核查”、“三次一研究提示”、“一周一抽样回访”、“一月一考核排名”,受理诉求所有城市管理问题,1小时内启动现场核查或回应市民。
邓友松说:“对于接到的12319热线问题,处置率达到100%,市民满意度95%以上。”据了解,2015年至今,巴南区共接到“12319”城管服务热线案件923件,办结923件,主要涉及井盖丢失、道路破损、下水道堵塞、无照游商、道路遗撒、施工扰民、路灯不亮等方面的问题。
数字化城管平台运行良好 结案率达95%
记者从巴南区市政管理指挥中心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巴南区数字城管平台运行良好。
邓友松说:“每月数字化城管平台上可接到上报案件6000多件,受理率一般都会达到95%。”而2015年至今,巴南区数字化平台上报37200件,立案35845件(其中部件3912件,事件31933件),派遣35845件,结案32782件,结案率达到了97.5%。
此外,据介绍,截至目前巴南区数字化城管普查面积54.85平方公里,划分单元网格数3115个,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终端接入单位52家,拥有移动视频1个,与公安局接入共享固定视频2000余个。
记者了解到,巴南区在原有终端单位的基础上,新增8个终端单位,大大增强城市管理问题处置的及时性。同时,中心在4月份完成平台升级工作,新平台运行情况良好。
扩展升级:
搭建惠民APP 诉求反映“一拍即可”
记者从巴南区市政园林局了解到,2015年巴南区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进行了扩展和升级,其中搭建起了一款惠民APP系统,市民反映诉求越来越便捷。
据邓友松介绍,随着智能手机终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是人们随身携带的咨询中心,而惠民APP系统就是专门为市民提供的参与城市管理、举报城市管理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
“市民下载惠民APP后,发现任何问题,可直接通过手机拍下来,然后上传到系统上我们就晓得了。”邓友松介绍说。据了解,市民反应诉求后,就会直接出现在市政管理指挥中心监管平台上,指挥中心经过核实后,进行立案、处理,结案后还会通过手机及时向市民反馈。
邓友松说:“惠民APP系统通过手机这一大众平台,让市民通过下载APP提出问题、意见和建议,充分反映他们的愿望和需求,激发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据了解,该系统将在下半年投入使用。
完成虚拟化建设 安全性提升了
据了解,2015年上半年巴南区数字化管理全面升级,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虚拟化建设项目。据悉,该项目目前主要是对巴南市政现有的各种松散资源进行集中的监控、管理和维护等综合虚拟功能的集中设计建设。
通俗点说,就是将巴南市政现有的资源,通过系统化、软件化的整合,将包括服务器在内的各种资源设备,进行了一个优化组合。
邓友松说:“虚拟化运行安全性、连续性、工作效率更高!”据了解,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简化IT操作,提高管理效率,还可整合服务器,使服务器利用率最大化,同时也可更加安全集中的进行数据的中心管理,从而实现业务系统连续性的提高。
除此之外,巴南区还搭建起负面清单登记分析信息系统、启动市政设施智能管理系统建设等,对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智慧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