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PPP将成为建设主力

责任编辑:editor005

2015-09-21 13:35:51

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日前,上海市提出了i-Shanghai 2 0方案,在国内率先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引入风寻信息公司独家运营公共场所的免费网络服务。

日前,上海市提出了i-Shanghai 2.0方案,在国内率先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引入风寻信息公司独家运营公共场所的免费网络服务。

PP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据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家骏认为,以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并非所有参建企业都适合。IT企业与政府合作共建智慧城市,这是一个趋势。

据业内人士介绍,PPP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以市场化、专业化机制推动智慧城市从“云端”落地,有效破解了政府力不从心和企业才智受限的矛盾,为智城建设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但也有企业因诸多因素望而却步顾虑重重,认为PPP难成气候。

据业内人士介绍,PPP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以市场化、专业化机制推动智慧城市从“云端”落地,有效破解了政府力不从心和企业才智受限的矛盾,为智城建设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但也有企业因诸多因素望而却步顾虑重重,认为PPP难成气候。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预测显示,未来10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投资有望超过2万亿元,涵盖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数字城管、智慧医疗等解决方案市场。2010年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保持年均14%左右的增速,加上未来智慧城市的大范围落地,智慧城市建设行业投资增速将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

随着国家对信息化战略的日益重视,未来信息化投入水平将与国际接轨。智慧城市建设融资模式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

通过PPP的运用和创新,搭建一个具有生态功能圈性质的智慧城市业务平台,有助推进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运营及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PPP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能否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形成具有生态圈功能性质的智慧城市业务系统,能否实现城市公共服务运营及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创新,能否整合各行业垂直应用,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难以达到PPP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目标

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21b835b03ea4499f.html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