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印度版“银川智慧城市”

责任编辑:editor006

2015-10-30 16:02:49

摘自:中兴通讯政企圈

深圳特区报记者一行踏进新德里古尔岗卫星城,高新科技园区的现代气息扑面而来,可口可乐、爱立信、思科等世界500强的招牌触目可及。

本文节选自2015年10月28日《深圳特区报》要闻版《缔造印度版“银川智慧城市”》记者 刘琦玮 吴晓燕 王越胜 文/图

深圳特区报记者一行踏进新德里古尔岗卫星城,高新科技园区的现代气息扑面而来,可口可乐、爱立信、思科等世界500强的招牌触目可及。中兴通讯印度公司和这些业界大腕比邻而居,就设在10号楼。中兴通讯印度公司CEO刘鹏快人快语:“现在古尔岗办公条件一流,2007年我刚来时,这里全是小麦田,没有这栋楼。”一席话,一如深圳拓荒牛提及特区成立之初的豪情。紧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在采访的前一天,刘鹏刚出席2015中国(广东)-印度(古吉拉特)经贸合作交流会。话题由此展开,他说,省长朱小丹率广东省政府代表团到印度古吉拉特邦访问,深化中印地方合作。在会上,朱小丹强调,印度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界点。希望与印度地方政府携手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扎实拓展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智慧城市、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深化文化、旅游合作及民间交流,形成双边贸易与双向投资及产能合作“双轮驱动”的崭新合作局面。朱小丹表示,广东将尽全力为两地企业交流合作提供最好条件。

15个合作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5.9亿美元。据刘鹏介绍,从古吉拉特邦的反响看,他们了解“一带一路”战略,并渴望加强与广东在制造业、旅游、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文化等多领域交流合作。

刘鹏认为,从定位上看,“一带一路”从政府推动到企业跟进,都很到位。印度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兴趣,毕竟他们亟需基础设施的投资。

中兴通讯印度公司CEO刘鹏(左二)等管理人员与本报采访组合影留念谋篇布局智慧城市建设

印度通讯覆盖质量不及中国,现在正加速兴建数字印度、数字高速公路。在印度智慧城市领域,中兴印度也积极谋篇布局。据刘鹏介绍,中兴通讯在这一领域有足够的底气,因为在国内有银川智慧城市的样板。

在日前举办的“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中兴通讯与银川市共建的智慧城市引起海内外的关注。作为中阿博览会的主办方之一,中兴通讯邀请了全球所有大城市的CIO(首席信息官)与会,伦敦等城市的CIO悉数到场。

目前,智慧银川已经部署了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交通和智慧旅游等10大系统13个子模块。银川智慧政务建设已实现流程梳理、一站式审批。银川市民大厅开辟了700多个办事窗口可办理400多项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真正实现了“让市民推开一扇门就能办成一揽子事”。

据刘鹏介绍,印度莫迪政府于8月27日公布了98个智慧城市名单。这些城市将分享总计4800亿卢比的建设资金。今年将根据每个城市准备的情况,再筛选20个城市建设智慧城市,选择条件是邦会城市、商业中心,就投资环境而言,目前古吉拉特邦排名第一。中兴印度公司希冀借智慧银川的经验,参与印度智慧城市建设。扎根当地开展深度经营

中兴印度公司持续引入业界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并实时转移给当地,为印度培养了一大批的电信业人才。在印度工程外包的金额超过了22亿卢比/年,自2005年以来本地业务纳税超过9700万美元。

中兴印度公司德里总部笼罩着浓浓的印度风情,一些本土员工身着印度传统服饰,为办公室平添了一抹靓丽。目前,中兴通讯印度公司正式员工超过1500人,辅助工1500人,本地员工比率高达85%。管理团队也拥有多名本地员工,核心单位的部门经理1/3由本地高端人才担任。刘鹏的副手,中兴印度的副总就是印度本土人才。

中兴印度公司管理层一是坚决推进本土化,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授权,让本土人才得到成长空间。二是尊重本土文化。公司要求中方管理人员学习印度的历史文化,跟本地员工交朋友、结对子。

在班加罗尔的培训中心,公司每年对逾1000名的本地员工和逾3000名的本地合作伙伴实施集中培训。同时还选拔一批客户经理、技术经理、骨干员工,到位于中国深圳大梅沙的中兴通讯学院参加培训。刘鹏说:“大家很喜欢冬天去那里,清晨的大梅沙有薄雾,非常漂亮。”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