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中心等部门主办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活动结果揭晓,汕头市以总分49.22分在国内151个评估城市中排名第30位,比去年上一届前进了23位,荣获第五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评估建设进步奖。
怎么才能算得上智慧城市?在这样的城市中生活是怎么样?如果把这次评估作为一场“考试”来看的话,汕头在这场“智慧城市”考试中的主要得分点又在哪里呢?
领先得分点
政府智慧服务得分最高
据介绍,今年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范围由2014年的100个城市增加到151个,涵盖国内所有省份(港澳台除外),包括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27个省会城市及115个地级市,基本显示了我国当前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采用6+1模式,根据智慧城市范畴,划分为智慧基础设施、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经济、智慧人群、保障体系六大块及一个加分项,共包含7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
这个评估的满分为105分。151个参评“选手”城市的平均得分为40.05分。汕头市总分为49.22分,汕头在151个城市中排名第30位,比去年上一届前进了23位,荣获第五届(201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评估建设进步奖。
记者在相关数据中发现,汕头在这个评估指标体系表现最突出的指标是智慧服务。其中,智慧服务项的“政府在线服务水平”达到7分,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达到6.5分,总分13.5分,总得分排名为全部城市的第6位。另外,汕头市在智慧管理、智慧经济和保障体系等三个一级指标得分都高于全部参评城市的平均得分。
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升社会公众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公众生活便捷度。因此,智慧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评估机构认为,通过加快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及民生服务的整体化,能够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特色得分点“四位一体”政府数据开放
在智慧便民服务方面,以提供政务综合服务方面为例,“汕头政府在线”是汕头市建设集网上办公、并联审批、电子监察、政民互动、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基础载体。
“汕头政府在线”通过建设覆盖面广、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系统,有效整合全市各部门的政务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通过网上和网下并举,一方面服务政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服务好公众,构建市民满意、企业满意、公务员满意的综合政务服务体系。
汕头市目前已经构建“四位一体”,包括“一楼式大集中窗口服务平台”“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的网上服务平台”“一号式的12345政府热线语音服务平台”“一体化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综合政务服务体系,为市民带来便利。以建设“汕头政府在线”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全市97个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约4500名公务员的“网上办公、并联审批、电子监察、政民互动、公共服务”等业务已经汇集于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变8小时政府为724小时“全天候政府”。
汕头市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7月1日,汕头市行政办还开通了“汕头企业服务”微信公众平台,每天及时发布、推送与企业有关的政策、法规、措施等,并对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行宣讲和解读。至12月8日,已发布了与企业投资、设立、发展等有关的信息共298条。这也体现了汕头政府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提供民生服务的情况。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政府数据开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政府数据开放服务主要指政府数据对外开放服务渠道建设情况及获取的便捷性。汕头已经建立专门的数据开放服务平台。
低分待补项
智慧基础设施和智慧人群
记者在评估结果中发现,智慧基础设施和智慧人群建设这二个指标是汕头这次评估的“低分项”——特别是基础网络建设水平、基础信息资源建设有待加快提升。智慧基础设施得分8.08分,低于平均得分,排名105位。智慧人群建设得分3.84分,低于平均得分4.11分,排名第75名。
建设智慧城市,智能化通信基础设施是关键。然而,作为汕头信息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的通信设施建设和保护却存在很大问题和矛盾,普遍存在“通信基础设施协调难、光纤网络入户难、无基站选址难”等问题。
“主要原因是尚未有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与城镇规划相衔接,通信基础设施未与城镇同步建设,机房、管道、基站等基础资源无法满足通信发展需要,往往等到需要才来开挖道路、铺设线路、选址建基站,更是造成了交通赌赛、居民纠纷等社会问题。”汕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汕头市政策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汕头应该在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大力气。例如加快光纤宽带和4G网络等基础通信设施建设,继续推广三网融合,推进汕头数据园区、汕头北斗导航和遥感应用综合示范工程等基础技术支撑的加快建设,开展服务于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和信息支撑服务试点的现代信息服务时空一体化平台建设等。
目前,汕头试验区管委会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纳入新区建设总体规划,汕头铁塔初步规划预计在2015年至2019年五年内,在华侨试验区东海岸新城规划新建室外站点110个,投资约1.72亿元,实现新区无线通信基础设施全覆盖,将华侨试验区打造成国内先进的智慧园区。同时,在立足试验区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整个汕头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已完成信息基础设施3年建设计划,预计新建基站7747个,投资约20亿元。以东海岸新城为试点开展通信基础设施规划,推进汕头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工作的有效切入点,为编制汕头全市性通信基础设施规划提供了借鉴。
典型
汕头一号式政府语音服务平台
汕头市委、市政府整合全市非紧急类政府服务热线,建设集办事咨询、社会救助、投诉举报、意见建议为一体的“汕头市12345投诉举报平台暨汕头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进一步完善面向公众的服务渠道和对行政部门的效能举报监督平台,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强化社会监督。据介绍,目前,12345热线已设置38个座席,69个接线员,同时整合了市工商局12315、市城管局12319等63个单位的70条热线,内容涉及办事咨询、社会救助、意见建议、投诉举报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今年1至11月,累计受理来电175315宗,累计办结173990宗,累计办结率99.24%,受表扬235宗。在今年由国内知名第三方评测机构零点咨询研究集团进行的神秘客调查中,汕头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综合评分83.5分,在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单位(地级市、自治州、地区、盟)中位列第38名,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聚焦
智慧城市被列入汕头“十三五”规划
当前在我国智慧城市迎来黄金发展的时期,2015年,“智慧城市”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国家陆续出台新技术、产业、标准和人才等相关政策,推动智慧城市发展。而汕头已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汕头市“十三五”规划。
记者了解到,面对目前的不足之处,汕头市政策研究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是政府运作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对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城市各类资源进行全面通盘考虑、统筹调度、科学配置。除了可以考虑设置专门机构,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汕头市“十三五”规划之中,在制订和推行汕头智慧城市建设战略目标、评价指标及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综合规划时,明确汕头建设智慧城市目标体系的精准定位,最大限度地把汕头特有的潮汕历史文化、侨文化要素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体现出汕头独有的个性和特色。同时,强化“智慧港口”的建设,创新外商投资、对外贸易和服务外包服务模式,促进汕头对外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争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此外物联网、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互联网+”新兴产业。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跨境电商,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互联网+”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健全智慧产业支撑服务体系。重点支持一批运作规范、支撑力强、业绩突出、信誉良好、公信度高的智慧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有关平台创新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使平台对智慧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发展“智慧物流”,推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
记者了解到,汕头市物联网和“智慧汕头”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在“智慧交通”“电子办公”“平安城市”等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物联网技术在重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精致汕头、光网城市建设成为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