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体性思维运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李新社

2016-01-22 13:59:21

摘自:新华网

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2016年1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李新社做客新华网,畅谈“看待智慧城市的新视角”。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家慢慢理解了什么叫智慧城市,它的内涵大致是,比如老百姓要宜居,城市要可持续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等要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平台、产业、产品都要上得来,目的只有一个,满足这个城市的老百姓的生活需求,满足这个城市治理的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又必须要谈到另外一个名词叫整体性治理。这个话题应该说是20世纪末、本世纪初时出现的对于公共服务和个体化需求之间的平衡的整体思考理论。随着近几年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化的大发展,这些理论又被逐渐应用到智慧城市的治理过程中。

把整体性思维运用到智慧城市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这几点。一是,必须以这个城市的居民需求为导向,必须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同时要协调整合为策略,把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公共部门的权力和碎片化的管理需求结合起来统一思考,使得这个城市的发展能够宜居,使得这个城市的发展能够持续。这是有现实意义的。过去发展信息孤岛非常多,但是在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每一个个体都能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来参与,或者对政府的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主人。在这个状态下如何协调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关系,在传统的治理模式下这个矛盾是很尖锐的,在今天信息化的方式下,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帮助下这个事情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另一方面,我们希望把这个城市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数字化,把它变成城市的大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研判,城市的管理者就能知道,或者从某个意义上了解到这个城市的居民需求、个体需求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能把这种需求变成现实的治理需要整体考虑,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一个部门去想我这个部门怎么样就行了,比如交通部门说我把交通治理好了好像就好了,可能这只是其中的局部。整体来考虑这件事情还有一个就是你的数据和别人的数据协同,别人的数据和你的一块共享,整体上要把这个事情全面思考,这样才能从碎片化到整体化有一个考虑,把城市管理好。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