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ifi实现全覆盖,景点画面可实时查看,预约挂号和预约就诊一键完成……
4月13日,记者从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以电子政务、便民服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线,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目标,强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6年,我市将扎实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市”创建工作,全面完成“铜改光”、城区“宽带入户”和农村宽带进村建设任务。继续推进“无线南阳”建设,扩大4G网络覆盖范围。鼓励免费“ifi提供商在我市建设“ifi热点,提升无线网络覆盖水平。大力推进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卫生、智慧社区、市民一卡通等民生项目建设,使百姓享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红利。引导社会力量开发便民智慧应用,鼓励服务性行业利用互联网建设行业性智慧化服务平台,支持智慧民生类创业行动。积极推进政府办公平台、政务服务平台、政务互动平台、效能监察平台建设,提高政府信息化应用能力、服务能力、监察能力和民众参与政务互动、政务监督的积极性、便捷性。全力打造“国家智慧政务示范市”,实现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务信息互联互通。
推动县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加快数字城管、平安南阳、社会综合应急平台等项目建设,提升社会管理的精准性、快速性、智慧性,确保1/3以上县区启动数字城管建设。
完成云数据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和智慧城市门户上线工作。鼓励支持数据生产和运营企业与市云数据中心对接,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基于公共数据开发智慧应用,把我市建设成为数据生产、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大市。实施智慧生态环境建设,完成对重点污染源、水资源、空气环境、土壤环境等领域的智能监控、监察和数据上报等信息化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自动监测、预警、处置系统,搭建全市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平台,整合南水北调信息化应用系统,加快形成全市智慧生态应用系统。
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研发和应用项目、信息化人才孵化项目、信息化创业孵化项目、创新型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大力推动“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商务”等“互联网+”项目,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