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和此前的智慧城市有何区别,未来在全国如何推进,评价标准体系该如何建立?此前,在4月由国家发改委举办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曾表示,“今年要开展100个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图为华为智慧城市生态圈行动计划发布会现场
7月15日,在华为智慧城市生态圈行动计划发布会上,来自中央网信办、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社科院,以及企业界的专家就新型智慧城市话题进行了不同维度的解读。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表示,现在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大都还停留在数字城市阶段,距离真正的智慧还很远。他强调了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因素的推动作用,结合“双创”、“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将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形成合力。
在智慧城市与新型智慧城市的关系上,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局副处长温瑞松表示,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既不是从零开始,也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二者之间是迭代演进的关系。未来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走出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在推进路径上,温瑞松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已会同其他部门一起启动规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准与评价体系工作。下一步将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树立城市标杆,引导和推动智慧城市在全国的落地。
他还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充分协调好社会力量的参与。记者了解到,目前,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资本机构、咨询机构、ICT及互联网企业组成的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