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家住合川区二郎镇的中学生刘辉明一大早就打开电脑,从“智慧课堂”中预习即将教授的学习内容,为新学期做准备。足不出户,刘辉明却能和课堂同步,得益于合川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
2014年1月,合川区本着“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开启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序幕。合川按“企业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借力龙头企业投资发展、政府分期回购的模式促进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产业园和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以城带园,以园带产,以产促城,产城融合”。其内涵是:建成一座智慧城市,带动一个产业园;建成一个产业园,带动一个信息产业集群;建成一个信息产业集群,带动合川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在合川城区上班的“白领”章宏瑞,以前最头疼的就是下班“挤公交”,往往在站台上站几十分钟都等不到一班车。而如今,章宏瑞只要掏出手机就可以轻松查阅公交车的到站时间和行驶轨迹。
“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是我们率先投入使用的智能交通体系。”合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袁晓钦介绍,合川智慧城市将建成五大应用平台(云计算中心、公共信息平台、信息安全平台、移动市民中心、统一呼叫热线)和六大应用服务(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卫生、智能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园区)系统。
目前,“智能交通”已经完成部分电子公交站牌、执法车、船、客车和公交车的监控系统安装调试,对执法车、船和客车进行GPS定位并有运行轨迹的记录和显示,可以通过3G网络把执法车、船和客车上的摄像头图像传输到指挥中心大屏上显示,实现超出规定线路报警、超速记录、疲劳驾驶报警等。
袁晓钦说,除了“智能交通”、“智慧教育”已为市民提供服务外,“智慧政务”也对合川社会管理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据介绍,“智慧政务”系统实现了合川全区部门、镇街社会管理多级联动、纵横交织、条块融合、无缝管理的“服务+管理+自治”的网格管理体系。并从源头上发现、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服务管理科学化水平。
袁晓钦举例说,如在社区发现井盖有破损,社区网格员对现场进行拍照,并通过网格化系统“手机APP”上传汇报,相关单位在接到信息后,就会限时进行处理,有效避免隐患。
据了解,10月,合川将完成“智慧城市”一期所有签约项目。智慧市政、智慧旅游、智慧园区、智慧建造、智慧社区和智慧管网等业务模块正逐步启动。二期实施的“智慧旅游”及“智慧园区”正有序推进,智慧合川已见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