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办,深圳市政府协办的“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峰会”在深圳开幕。本次峰会围绕愿景与政策、战略与规划、文旅产业和特色小镇等主题展开专题讨论,并通过签约、闭门会、研讨、发布会等形式,促进中欧在绿色和智慧城市方面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法国前总理、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让·皮埃尔·拉法兰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论坛。
深圳推广新能源汽车5.7万辆
“举办这次峰会是推进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发展新能源汽车与智慧交通是中国响应节能减排的重要决策。截至目前,深圳已推广新能源汽车5.7万辆,居全国前列,预计2017年底,深圳公交将实现100%新能源化。”副市长艾学峰表示。
让·皮埃尔·拉法兰对深圳赞不绝口。“深圳是一座未来的城市,曾经我来过这里,当时它还是一个小城市,现在深圳已经变得非常现代化,出现了很多使用新能源的交通工具,这是一个我们可以来讨论未来的地方。”
据悉,峰会期间,《中欧绿色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将正式发布,勾画未来三年中欧绿色及智慧城市发展的重点内容及具体路径。
“互联网+”让市民少跑腿
智慧交通提倡节能、低碳等出行方式,也注重LBS(定位服务)、大数据、支付等“互联网+”基础能力。在10日同期举行的腾讯智慧交通高峰论坛上,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刘晓华会同其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领导以及腾讯研究院专家,全方位地讲解了“互联网+”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交通”指数显示,北京整体指数排名第一,深圳名列前茅。
在便民交通方面,通过电子证件和行业“验名核身”套件,让用户通过互联网实现身份验证,可以让市民少跑腿,核验完成后即可进行驾驶证、驾考核验、登录电子一卡通等体验服务,而在背后,凝聚了人脸识别、电子证件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电子公交一卡方面,基于腾讯的实名认证功能,生成电子公交一卡通,市民通过手机可实现充值、挂失、查询、支付等功能。
此外,“互联网+技术”也正逐渐辅助交管部门,实现交通行业的管理升级、治理和服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