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徐振强

2017-04-06 13:56:12

摘自:网易财经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要求,绿色智慧作为第一项被提出,并强调要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要求,绿色智慧作为第一项被提出,并强调要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就新区规划编制指出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集聚全国优秀人才,吸纳国际人才,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工业革命的驱动下,城市的发展、演进与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适应,伴随城镇化进程,依次经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并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进入智能社会,空间组织与要素的智慧化是其物质支撑基础。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工业革命推动城市持续创新

一、欧洲是绿色智慧实践高度集聚的全球创新引擎

当前,智慧城市战略已经在世界各国、地区和城市广泛展开,已经成为世界多数国家城市建设的主导方向和核心策略。中国从学习了解国外做法到一跃成为世界创建智慧城市的大国、世界智慧城市创新的主试验场和世界规模最大的智慧城市创新空间。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世界部分城市智慧与数字化建设概况(截至2015年底)

注:引自周成虎,智慧城市发展的思考. 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论坛暨国际智慧城市博览会. 2016.6

欧洲是世界绿色智慧城市创新的关键区域,德国、芬兰、英国、荷兰、法国和西班牙等都基于自身国家和城市特点开展实践,与国家、城市战略对接,建设国家、区域、城市、片区等不同空间尺度的绿色智慧信息共享与广泛参与平台,并深度倡导公私合营PPP模式的落地。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德国工业4.0区域协同创新平台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社会参与开放平台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赫尔辛基都市区生态智慧建设网络平台主界面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欧洲代表性城市推进智慧城市的公私合作(PPP)模式概况

二、德国柏林基于园区产城融合、创新创业来探索绿色智慧

德国二战后,全面启动城市废墟的治理和重建,核心理念就是坚持可持续,注重生态体系建设,包括法律、政策、建筑、景观、乡村、修复和雨洪管理等,以弗莱堡、海德堡、柏林、图宾根、纽伦堡和埃朗根等为代表的生态城市成为世界绿色城市的代表。2014年普利策奖获奖者英国《卫报》,评价德国弗莱堡是世界上最生态的城市,注重生态住宅、绿色交通和社会和谐。与此同时,德国汉堡和埃森市分别获得2011年和2017年的欧洲绿色首都奖。德国工业4.0和智慧城市协同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总纲,将生态城市、能源城市和智慧城市相融合,能源城市着重以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效率提升为战略,而智慧城市则基于互联网技术强调整合都市综合解决方案。德国柏林、慕尼黑、斯图加图和波恩等成为新兴的生态智慧城市典范,其中首都柏林在智慧城市战略顶层设计和规划建设中,处于德国领先水平。柏林正在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将网络信息化作为核心解决方案的依托,来提高城市效率,增进公共卫生健康水平、提高可持续性、宜居性和清洁水平。

Adlershof科技园(占地4.2km2,),在柏林州,乃至德国全国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和生态智慧规划建设领域,均成效显著,综合创新能力欧洲排名前四,其生态和智慧建设战略已列入柏林州重点示范战略。根据德国联邦政府和柏林州政府的规划,Adlershof模式,还将在柏林州东南片区和西北Tegel机场的改造开发中,予以复制推广。柏林州Adlershof科技园位于德国首都柏林市的东南(区位类似于北京市亦庄经开区),周边有Tegel(TXL,西北方向,直线距离约30公里,车程52分钟)和Sch?nefeld(SXF,正南方向,直线距离约6公里,车程10分钟)两个国际/国内机场。有四条近郊火车线路经过园区(约30分钟车程可达到柏林市中心波兹坦广场),另有两条有轨电车和两条公交线路经过园区(图2)。截至2016年底,入园企业和研究机构总数超过1000家,总产值超过19亿欧元,约合地均产值33亿/km2,现状人口2.5万,本地就业机会1.8万。该区域在开发中注重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被评为柏林最智慧的邻里单元。Adlershof科技园形成了五“城”联动的有机生长模式:(1)以光伏和可再生能源等六大产业研发体系的科技城,(2)洪堡大学科技类院系为主的高教城,(3)原东德广播电视台为基础的传媒城,(4)柏林创新中心等四大孵化器体系的创业城,(5)以建筑节能和能源转型为核心的大都市综合解决方案的柏林州未来城,在欧洲科技城区中位列前四。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柏林Adlershof科技园区位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Adlershof科技园区环境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Adlershof科技园的功能分区

片区1:在园区西部规划景观公园和居住区,该区域毗邻高速公路和城铁,用绿化带隔离,环境安静,建筑以中低密度为主,区域东边是大面积绿地空间,供休憩。片区2:位于景观公园和居住区南部的是东西走向、与高速路平行长达1.1公里的公园休憩带,该区域建设了休闲、运动、办公和宾馆等设施,建筑设计有古典风格,是整个园区生活、购物、商务和活动最适宜的区域。片区3是分布在园区西北和北部的两块工业园区,约300家清洁技术型企业在此办公。片区4和5,位于园区中部,是洪堡大学的宿舍区和教学区,宿舍区在建设学生宿舍的同时营造景观公园,提高片区居住的环境质量。片区6,是教学区,位于都市中心的东北方位,建有若干商务、购物广场、体育场馆、办公楼和其他公共设施,方便洪堡大学和媒体城的居民生活。媒体城毗邻都市中心,是柏林最大的媒体基地,约有150家新媒体技术公司在此落户,拍摄电影、电视和举行大型公共活动。片区7,占据了园区2/3的空间,横贯中部和东部,是科技园的核心部分,包括约4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个非大学性质的研究所和5个技术中心(相当于孵化器),发展光子和光学、光伏和可再生能源、微系统和材料、IT和传媒、生物技术和环境、检测分析科技等六大产业集群,是世界上排名前15的大型技术园区。片区8,位于科技园的西南角,是商务接待中心,同时也是园区的管理中心。片区9,主要布局洪堡大学应用科学相关院系。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园区生物质能源供应站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园区内被动式建筑的建造过程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Adlershof科技园内洪堡大学应用科学系楼群及其垂直绿化

自1991年就开始科技园区推行孵化器战略,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四大孵化器实体;为支撑德国实现2020能源转型战略,重点研发可再生能源应用综合解决方案;在园区开发、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中,落实生态和智慧理念,建筑节能水平达到德国领先,从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到产能房;建造类型以被动式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为主;区域能源供应直接/间接实现可再生能源全覆盖;园区开发注重与周边邻里互动和产城扩散,Adlershof模式在柏林州三个地区以创新中心进行推广,形成了五“城”联动的有机生长模式。

三、芬兰赫尔辛基于住区功能疏解、深度城镇化实践绿色智慧

芬兰,作为北欧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代表性国家,同时也是世界排名前三的创新性国家,注重将创新引入到城市建设中,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代表性案例包括赫尔辛基市及其维基生态住区、坦佩雷市(Tampere)与累佩拉市(Lempaala)交界处的维累斯新城。芬兰在城市开发中注重生态优先,并将生态效率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芬兰作为世界领先的生态城市倡导和先行者,于2007年在世界率先启动生态和数字城(住区)战略, 在生态宜居规划建设中取得丰富经验。在芬兰就业和经济部的支持下,芬兰科技创新署(Tekes)于2013年启动INKA(创新城市计划Innovative Cities),执行期为2014-2020年,分两批于2013年夏季和秋季启动。芬兰政府于2012年在全国遴选了六个最大的城市,包括赫尔辛基、Espoo、Vantaa、Tampere、Turku和Oulu开展智慧城市试点项目,战略目标是在芬兰创造新的技术、商业和就业机会。每个试点城市在执行期内得到共计3千万欧元/年的资金支持(国家、城市和ERDF分别提供1千万欧元,其中城市部分为自筹)。重点推进未来健康、生物经济、网络安全、可持续能源、智慧城市和再生资源等。每个领域平均遴选3个城市作为试点,其中未来健康和智慧城市、可再生资源试点城市最多(分别为5个,包括Kuopio、赫尔辛基都市区、Oulu、Tampere和Turku;Lahti、赫尔辛基都市区、Tampere、Oulu和Turku)。赫尔辛基大都市的生态智慧建设创新是芬兰的代表。

伴随经济复苏、城市发展和就业增长等需要,重点资助清洁技术研发与应用,从城市综合解决方案出发,整合到大都市区建设之中。自1800年以来,芬兰首次高强度、大范围推进以赫尔辛基等六大城市为代表的生态智慧城市开发,其相关管理方式方法、技术经验应用和实践工程案例,为我国当前开展的城市绿色化智慧化建设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契机和参考。赫尔辛基发布2050年总体空间战略,发展生态和智慧的核心路径与方式,以该市西湾和东湾两个主要项目群推进的总体概况为切入点,研究项目之中过程中落实生态和智慧的具体做法与经验,并着重调研了Kalasatama住区,解析芬兰生态智慧规划建设的最新思路和实际成效,总结了芬兰生态智慧城区开发的成功经验(高度开放、政府透明治理、深度以人为本;充分数据公开、广泛支持多主体参与;重视国内外合作研发;注重以中低收入人群、老龄化人群和年轻家庭等的社会住房改善等)。推广绿色低碳建筑、通过有效参与来构建智慧化的基准平台、通过交互式界面来实现智慧计量、建设住区慢行交通系统和透水路面、应用真空收集装置收集住区生活垃圾和针对住区居民服务架设局域网实现全覆盖。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1)芬兰学者埃列尔·萨里宁及其有机疏散理论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2)Baana:位于城市中心和西湾的慢行交通线路(Light Traffic Route)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3) 赫尔辛基智慧战略纲要(2013-2016)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4)Kalasatama住区智慧建设的内外动因、参与主体和主要创新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5)智慧住区新能源利用情景和入户接入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6)智慧计量管理界面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7)智慧住区局域网络与建设互动参与平台

以赫尔辛基为例剖析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路径

四、雄安新区绿色智慧新城建设应坚持创新理论支撑

绿色智慧新城规划建设需要创新理论,智慧城市,因2012年起的试点而标志性启动,但作为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尚未形成学科方向,缺乏多学科集成创新支撑。将产能驱动通过在园区尺度空间生态自组织,并提升为产城融合,是催生智慧城市新动能的关键路径。必须从产能驱动到产城协同,通过产城融合来构建新型经济引擎,形成智慧经济。扭转产能驱动并调整项目、产能驱动的粗放思维,精准针对城市问题和服务城市决策治理,逐步实现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科学、严谨程度来提升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的质量与权重。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空间生态自组织与协同经济是智慧城市的成功路径

以园区和模块化建设为突破口,基于大数据反演绿色智慧新城机理,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绿色智慧新城,可从城市开发和运营模式中考虑协同创新,是实现城市关键的主体、要素和指标,以此来维持自我纠错、不断自主完善的持续性状态。包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等全流程的政策、方法、方案和实施。空间生态的自组织是实现智慧城市的理想静态架构。协同经济是构建智慧城市动态运行的要素作用形式。

徐振强:雄安绿色智慧建设该如何借鉴欧洲经验?

大数据支撑下的智慧园区创新原理

作者简介:徐振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金砖国家智慧城市峰会中方代表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