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技术:北斗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责任编辑:editor005

2017-06-30 13:46:11

摘自:中国网

同年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漳州开发区在民生关爱和地下管网安全领域开展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项目。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2014年1月,漳州开发区入选住建部公布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成为福建省第六个智慧城市试点。同年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漳州开发区在民生关爱和地下管网安全领域开展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项目。

福建首例!漳州开发区免费发放北斗关爱终端 吴清海 摄

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和福建省唯一入选国家北斗重大应用示范项目的区域,漳州开发区精心筹划,按照国家部委标准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从顶层设计入手,以北斗导航技术为纽带,融合了物联传感、地理信息、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建设了北斗CORS基站群,构建了“政府、企业、公众”多方位的北斗导航终端应用体系,全面支撑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了“惠民、利企、易政”的智慧应用体系,实现了北斗技术在城市级综合应用的突破。2016年7月,漳州开发区亮相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获颁“智慧国家级创新经济开发区”称号,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座滨海智慧新城崭露头角。

福建首例!漳州开发区免费发放北斗关爱终端 吴清海 摄

智慧监测:提高防灾应急保障能力

易受风暴潮、波浪、往复式洋流等影响的双鱼岛护岸,需要实时安全监测的人工护坡、自然斜坡、水库大坝,强降雨引发的内涝治理,燃气及给排水管道的日常维护等,这些都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如果这些都靠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不说,数据的准确性也无法完全得到保障。而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

凌波社区健康小屋揭牌

依托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漳州开发区将北斗设备与传感器相结合,形成点、线、面全方位覆盖的城市安全监测系统,以直观、科学、合理的数据信息,为应急、减灾、应用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为“智慧城市”打造安全屏障。

据介绍,通过地下管网实时运行监测数据和预警分析,不仅能精准地找出哪里存在管网破损,还能预见即将到来的暴雨是否会形成严重积水,甚至能对相关工程方面的调整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判断。同时,系统对区内自然斜坡、人工高陡边坡、双鱼岛护岸、管廊、水库等位移、沉降的连续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直观检测,结合智能分析技术,有效提高了地质灾害预防和预判能力。

双鱼岛管廊

智慧关爱:福建首例免费发放北斗关爱终端

6月14日,漳州开发区正式启动智慧社区民生关爱工程,面向辖区内各公立幼儿园、小学、中学青少年儿童免费发放北斗关爱终端,这在福建省尚属首例。

北斗关爱终端是漳州开发区在与相关技术公司共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芯片的基础上,运用北斗卫星定位、地理信息和移动网络通信等技术,融入北斗关爱平台,为儿童、老人等需要照料的人群提供实时定位、即时通讯、安全防护、健康监测、紧急救援等民生关爱服务,构建多位一体的智慧关爱体系。这是漳州开发区民生关爱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期共计划免费发放北斗关爱终端8000台,包括6300台学生终端和1700台老人终端。

医护人员正在为社区群众进行血糖检测

北斗关爱学生终端大小如儿童手机,只需一键便能实现亲情通话,家长通过相关手机客户端便可掌握孩子的实时和历史动态,拦截陌生和诈骗电话;若孩子超出指定区域,家长将会收到警示提醒,并迅速定位,防止走失。老人终端比学生终端增加了摔倒警示功能。通过开发区内已建成的4个北斗基站,北斗关爱终端定位精度可达1米以内,将有效加强家长对孩子、老人及其他需要照料人群的安全监督。

智慧服务: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除了免费发放北斗关爱终端,漳州开发区还斥资2200万元同期开展社区“健康小屋”、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门户、信息发布系统、社区日常办公等建设,计划在今年8月全部完成。

医师指导社区居民使用中医体质辨识仪器

6月26日,漳州开发区凌波社区“健康小屋”正式投用,广受好评。“健康小屋”配备有自助式体检智能一体机、心血管功能检测仪、动脉硬化检测仪、微循环检测仪和中医体质辨识仪等体检仪器,居民凭本人身份证在电脑上验证后,就能对血压、血糖、人体成分、心血管功能指数等身体健康指标进行免费自助式检查。体检完成后,还可查询个人健康指标,数据将同步保存到健康档案中,实现自助健康管理。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信息化与民生领域应用的深度融合,漳州开发区大力建设免费公共WiFi网络“i-zhangzhougang”,目前已经实现了对双鱼岛海梦湾、第一医院、新港城客运站、长海客运站、南太武黄金海岸和静湖公园等公共区域的全面覆盖。行走开发区,“一处便捷认证、多处免费上网”已经成为居民生活的新常态。(庄晓玲 李超 李娟/文 许小燕 李娟/图)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