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为加快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日前,由市经信委、市国资委主办的“泉州市智慧城市专题培训班”开班,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南威软件集团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侯济恭、华为中国区智慧城市首席架构师杨立志等登台分享,围绕“智慧城市”发展现状、核心内涵、设计方法等话题与到场的120多名嘉宾分享看法。
智慧城市本质
是实现数据融通
“智慧的本源在于数据的便捷流通、充分共享、深度加工与高效利用。”单志广分析,智慧城市的本质是数据驱动的城市,按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实现城市范围内相关部门、行业、群体、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智能服务。智慧城市核心是要解决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的硬骨头、老大难问题,构建全流程、全覆盖、全模式、全响应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系统。
单志广认为,新型智慧城市是在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针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核心,为提升社会发展方式的智慧化而开展的改革创新系统工程。“新型智慧城市是人文素质+人脑智慧+机器智能,但现在过度强调机器智能,忽略了人脑智能的作用发挥和人文素质的功能叠加。”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全面深度融合,是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据了解,我市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围绕创建试点示范,强化顶层规划和统筹指导,推进信息技术与政务、民生、产业等融合应用,取得较好成效,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信息消费试点以及国家“宽带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必须把市民体验放在首位
“智慧城市的成功不是在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ICT技术手段,而是在于我们思维模式、建设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要树立科学的技术价值观,综合考虑新一代ICT(信息通信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单志广说,智慧城市是一个要素复杂、应用多样、相互作用、不断演化的综合性复杂的系统,只有提升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能力水平,才能保证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单志广提出,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谋一域,也不能贪大求全、照搬照抄。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不同,路径也不尽相同,必须把有限资源投入到亟须解决的问题上,必须把老百姓的感受切实放到第一位。从城市发展战略的全局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可以聚焦重点,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开展工作。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顶层设计、大数据、模式、平台、生态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杨立志认为,其中,顶层设计应当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统筹协调、关注体验。除了项目与投资,城市越来越关注市民体验、技术架构、新技术应用与商业模式,这些都需要高水平的顶层设计来解决。
生态圈需要平台整合与支撑
杨立志说,新型智慧城市需要“化学反应”,这取决于对政府、企业、市民体验的关注而带来需求的高度差异化,而差异化的“长尾”需求和智慧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无法一家独大,而必须整合各家企业所长形成1+1>2的效果,实现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
“平台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立根之本。”杨立志表示,功能的创新性和开发的时效性对新型智慧城市平台的开放性和普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更加复杂的大数据量、时效性要求更高的分析功能、日益复杂的城市管理等等都对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圈需要平台的整合与支撑。
侯济恭则从“点”入手分享新型智慧城市主要建设项目和核心建设内容等。他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涵盖了强基、善政、惠民、兴业四大内容。比如,强基工程,包括物流网基础设施、云计算中心等;惠民工程,包括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