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坑镇出现火苗点、打开监控窗口……”日前,在智慧梅县政务指挥中心的应急预警指挥大厅内,平台工作人员的话音刚落,“智慧系统”大屏幕上便弹出了“山火现场”5公里内的实时画面和相关的应急救援资源。随后,平台工作人员根据平台显示的即时情况和智能匹配的应急预案,指挥前往山火现场的工作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开展扑救和救援。
这是应急预警指挥中心平台系统启用后,梅县区通过“智慧系统”在石坑镇开展的一场火警应急演练。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市首个建成投入使用的智慧政务指挥中心,梅县区“智慧系统”凭借“一张图、一张网、一朵云”,通过安装在该区城区道路、学校厨房、农村山路和河流水库等地的“天眼”,正逐步实现城市的“智慧治理”和“智慧政务”。
日前,记者在智慧梅县政务指挥中心四楼看到,大屏左边的16个框格显示着该区各镇的即时视频信息,右边的16个框格显示着林业防火、农业基地、城管工地等的视频情况,中间是梅县区的三维地图;工作人员各司其职,认真监测着相关视频数据。据该中心项目组相关负责人李梁介绍,这是梅县区的应急预警指挥中心,总投入2400万元。今年初,该区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改革精神和市委“六个一”要求的举措,提出了“智慧梅县”的概念,于6月启动了应急预警指挥中心平台系统的开发研制,并在9月底启用。得益于该系统的启用,梅县区应急预警工作告别了以前的“各自为战”,实现了“一张网”下的统一调度、智慧指挥。
“应急指挥中心平台整合了三防、公安、应急、林业、城管等11个部门的相关基础数据,把该区、镇、村已投入使用的1000多路摄像头统一纳入系统,打破了各部门的信息壁垒,做到纵向到镇村、横向到部门。在重大应急事件处置中,还可做到整体联动、合成作战。”李梁说,各部门资源没有互通之前,遇到山火、滑坡、交通等应急突发事件时,只能到现场了解情况后才通知相关部门协调解决,耗时多、信息滞后。现在通过“智慧系统”便可对全区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现场画面进行实时监控指挥,处理起来更快捷、精准。
梅县区还打破时间限制和地理限制,投入1400万元在智慧梅县政务指挥中心三楼设置了区镇村三级视频会议中心,推进应急、政务一体化,实现了会议无纸化、便捷化和信息推动统一、高效化。
“我们采用的无纸化智能会议系统可辐射到全区的19个镇、383个村,召开远程视频会议的同时,我们可通过平台将办事指南、党政宣传、就业信息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最新资讯推送到各村信息发布器滚动播放。”李梁说,试运行期间,该区已借助平台发布了时事政策、通知通告、公共安全信息、预警信息、医疗信息等50条便民信息到各镇村。下一步,该区将启动会议移动化建设,通过手机下载视频软件即可参加会议,从而提升实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