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抢滩布局智慧城市,四大领域存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zsheng

2018-09-11 09:06:30

摘自:通信信息报

日前,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在深圳开展,其中的各种创新元素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自“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浪潮,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包括76%以上的地级城市和32%的县级市,总计大约500座城市已经明确提出正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面对如此高涨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情,不仅BATJ、华为、中兴等科技巨头争相布局,中国平安等巨头也利用自身优势欲从市场分得一块“蛋糕”。那么,在各巨头抢滩布局的背后,是智慧城市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那么,智慧城市建设有哪些产业链?投资者可从哪些方面寻找投资机会?

一、智慧城市发展空间巨大

近日,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在深圳市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智博会上的创新和亮点科技界的目光。智慧城市自2012年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发展起来。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国内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7%的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计划,前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共签约311个城市,重点项目签约总量超过4000个。总计约500多个城市已提出智慧城市发展计划或在建智慧城市,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

在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看来,数字化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管理很可能是中国后发先制、领先全球的一个机会。

调查显示,2017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为314.8亿元(此数据统计口径为当年实际发生额,而非合同金额),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7%。预计2019年起增速将略有回落,但市场增速仍为IT市场平均增速的两倍以上。

近年来,多地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产业和振兴发展的切入点来抓,坚持高点站位、战略谋划、整合资源,使其在新一轮互联网和信息产业发展中快速集聚放大乘数效应,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德勤中国政府及公共事务行业领导合伙人马炯琳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智慧城市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政策红利的进一步释放、资金的大量投入,智慧城市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居民和工作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深度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空间被广泛看好的同时,资本也在加快布局。近年来,平安、阿里、腾讯,华为(业内简称PATH)几家大型企业积极投身智慧城市,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极大地丰富了智慧城市的实践,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一轮提速期。

二、智慧城市产业链规模大

智慧城市涵盖的范围很广,从功能上讲,涉及了城市运行状态的感知、传输、计算、分析、共享、决策,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运行、民生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责任编辑:方向)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