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屏显示市场的整体形势可以概括为“三高一低”:三高是指,小间距LED屏、液晶拼接屏、工程投影的市场规模创新高;一低则是指,DLP拼接屏产品的应用创新低。
对于三高一低还可以有另一种解释:工程大屏行业总销售显示面积、应用范围和利润额创新高,而DLP拼接行业则在以上三个数据上表现不佳。
针对以上行业变化,很多人肯定想问一个“为什么”?笔者认为,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DLP拼接自身主要面对高端市场。这是由DLP拼接产品的高品质和高价格共同决定的。然而高端大屏显示市场却具有总需求有限、客户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这一特点直接使得很多DLP拼接企业对某一行业的采购波动“极为敏感”。例如一些企业市场侧重于电力和电网行业。而这两年来电力电网行业处于改革风口,项目多有迟滞,就影响了相应企业的收入。
DLP拼接企业依赖的高端市场的核心是政府采购、国企和国有事业单位。改革预期、更严的审计监管、反腐败预期等因素都成为了这些行业应用短期萎靡的原因。同时,国内大宗产品产业产能过剩和全球经济的低迷、以及2014年以来的全球通货紧缩预期,使得国企这个高端DLP大屏核心用户的项目步伐必然减慢。
以上这些因素,统统可以称为“高端壁垒”:或者说成就DLP拼接辉煌的是其高端特性,现在造成其行业低迷的也是其高端特性。
第二,竞争者在提供日益丰富的新选择。DLP拼接产品主要面临的竞争产品包括PDP等离子拼接(2014年仅央视就有十余个演播厅项目被60寸1毫米间距等离子拼接产品拿下);3.5MM的液晶拼接产品(在中西部地区,液晶拼接以更低的成本价格获得了很多高端项目的欢迎;在东部发达地区,企业级应用中液晶的成本优势也打动了很多客户);1.5mm点距以下的小间距LED屏(小间距LED屏的优势是色彩和亮度,在数字告示、文化传媒、会议室等领域该产品建树颇丰)。
以上提到的三个竞争性技术,均在最近两年取得了很大的技术突破,并且拥有相对于DLP拼接的很多特有优势。这种局面在DLP拼接墙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新的竞争格局,使得DLP拼接产品不得不放弃一些“次优势市场”。典型表现是,DLP拼接巨头们纷纷引入小间距LED或者LCD拼接等新产品线。
第三,DLP拼接企业自身对市场竞争态势发展的反应速度较慢。大多数DLP拼接企业的市场规模都很有限,其产品销售具有客户和行业分布高度集中的特征。这使得DLP拼接企业很难及时感受整个产业的“冷暖变化”。事实上,DLP拼接企业总是被动的防御市场变化,而从未实现过主动的战略出击。
情报、产业感知能力和战略决策力的不足,主要由DLP拼接行业自身碎片化的市场分布、从业企业的规模有限、以及产业传统发展经历比较稳健等因素决定。这使得,DLP拼接企业没有能够制定合理的风险规避策略,造成了2013年以来的被动局面。
D1Net评论:
总之,DLP拼接行业已经处于“跌势”状态:作为竞争者,小间距LED的代表企业之一,利亚德已经喊出“替代DLP拼接70%”市场份额的口号。对于dlp拼接这已经不是“狼外婆在敲门”,而是“狼外婆已经进屋”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