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P通信联盟4月9日电 本文将为读者分析2010年视频监控市场的新兴技术中那些值得期待的,和那些需要注意的。
相关阅读:2010新兴视频监控技术指南(一)
2010新兴视频监控技术指南(二)
2010新兴视频监控技术指南(三)
2010新兴视频监控技术指南(四)
2010新兴视频监控技术指南(五)
托管式视频监控
潜在优势
管理和托管型视频能够免除大部分的现场安装,从而减少视频监控部署的成本和复杂度。根据托管视频的定义,它还应该能免除现场视频录像机的安装(把视频直接从摄像机传到托管视频服务站点)。
成本
许多托管视频服务提供商的收费都在每月20到30美元之间,而对于每个站点部署多个摄像机的视频监控系统,其三年的实际成本就远远超过一个DVR或录像机的价格了。
对终端用户的威胁
托管视频监控的技术风险是比较小的(因为托管视频监控更多的是在商业模式上的更新,而不是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从运营角度来看,管理/托管型视频监控通常提供的功能都非常基础,如他们大都提供分析或第三方整合功能。而托管视频监控给终端用户带来的威胁就在于,对某些用户在运营时非常重要的功能托管服务可能并不具备。而从政策规章角度来看,比较大型的企业可能会比较留意安全方面的隐患,毕竟企业外部的人员也是可以查看他们的直播和录制视频的。
对集成商的威胁
对集成商而言,业务上的威胁是最关键的考虑因素。从提供商角度来看,他们能从托管服务中获得相当可观的循环收入,而从安全系统集成商角度来看,由于托管服务的设计简单,他们的价值就相应降低了,需求量也就会随之减少。事实上,最成功的管理/托管视频服务提供商未来很可能就会把安全系统集成商作为一个不必要的中间角色剔除掉。
物理安全信息管理
潜在优势
大型企业通常会使用多个保安系统(如,接入控制、入侵检测、CCTV系统),另外,许多企业使用的保安系统是来自多个厂商的。因此,要把他们各种分散的产品整合成一整套是比较困难的。
而且,单个保安系统一般并不能对整个保安系统的优化作出响应(如协调响应、可疑追踪、登录功能等等)。
物理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就刚好能解决上述的两个问题。物理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把各种保安系统相整合,提供一个统一的前端来协调各种响应。
成本
物理信息管理系统通常会花费成百上千美元,比接入控制系统要贵得多,而接入控制系统虽然并不如物理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强大,不过通常也足以应付整合的需求了。
对终端用户的威胁
终端用户需要注意的是,要确定物理信息管理系统是否能完全支持他们已有的保安系统。另外,他们还需仔细评估应用物理信息管理系统相比直接使用已有的独立系统所存在的不足。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因为物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厂商通常都不支持单个保安系统的高级功能。举个例子来说,物理信息管理系统一般都能支持按时间搜索视频的功能,不过通常都不能提供按动作搜索视频和高级视频分析功能。
对集成商的威胁
安装和管理物理信息管理系统都是非常耗时的,同时还会存在长期的管理问题。不只是物理信息管理系统,许多保安系统都不支持“即插即用”功能。而且,对这些系统的支持需求未来可能会爆发,让集成商面临成本超支和持续的呼叫支持威胁。
连载结束!(Jane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