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以“让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的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4月25日正式开幕,这是青岛市独立承办的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项国际性活动。在四年筹办中,青岛世园会执委会汇集世界大师精彩创意,以科技与绿色引领园区建设,打造智慧园区,将为世界呈现一场耳目一新、简约而精彩的园艺盛会。
开放办世园:众大师创造“天女散花”
青岛世园会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开放办世园”和“大师创造、团队协作”,聘请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担任世园会总规划师,并聘请国内外30多个优秀设计团队参与规划成果体系编制。例如,世园会主题馆创意来自于荷兰知名设计团队UN工作室,植物馆创意来自于美国HKS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植物馆植物配置方案来自英国维度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经过海内外规划大师和专业团队智慧的激烈碰撞,青岛世园会最终规划创意以神话故事“七仙女下凡”为灵感,确定了“天女散花、天水地池、七彩飘带、四季永驻”的规划理念:七仙女俯身撒下的七彩花瓣融进百果山,在春夏秋冬的风霜雨雪润泽和滋养中,七条彩带所化成的花瓣铺满了这一片美丽而又神奇的土地。大地在这里绚烂,四季在这里永驻。
为提高设计团队现场服务水平和质量,优化完善规划设计成果,世园会组织开展设计团队现场联合办公,涵盖绿化种植、环境景观、建筑单体、交通组织、冲沟护坡等不同专题,分阶段、有重点对园区规划实施进行了现场踏勘和综合评估,有效强化了规划设计与现场实施的衔接,提升了园区建设质量,确保了规划实施的合理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园区建设:“高新智绿”有机融合
在园区建设中,青岛世园会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推动高科技、新工艺、智能化、绿色与低碳相结合。青岛世园会执委会执行副主任、秘书长李奉利说,青岛世园会将“生态、环保、低碳、可持续”这个主题贯穿于园区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和展馆建设、运营管理和后续利用全过程。“低碳式发展”的新理念,在园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青岛世园会执委会工程建设部副部长朱堂说,世园会在建设上实践循环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模式。例如,场馆建设中采用早拆模板施工技术,提高模板周转次数,降低摊销费用;推广使用塑料模板和环保材料,减少钢材和木材的使用量,降低能耗。
“世园会主题馆采用钢结构框架,构造十分宏大,建设用钢材在建筑使用周期结束后能完全回收再利用。可以说主题馆集中展现了当下建筑新技术成果,也是应用新技术建设的‘国家绿色建筑典范’。”李奉利说。
据介绍,世园会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主题馆、梦幻影院、地池服务中心等使用光导照明系统,利用日光替代室内常规照明,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园艺文化中心采用地源热泵,从源头上减少石化煤炭能源的利用。
为给各类客户服务及园区管理提供便捷,世园会规划建设了全光纤园区网,实现了深度“三网融合”,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园区;自助移动智慧导游系统以手机为终端,让游客便捷地享受电子地图、路线导航、设施查询、信息推送、世园百科和预约等服务。
市场化筹措资金 节约化管控成本
青岛世园会在筹办中,地方财政不直接投入,所需资金全部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为此,经青岛市政府批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标准,成立了国有独资的青岛世园(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世园会资金筹集。
世园集团副总经理谷佃军说,世园集团以世园会及周边区域为核心,规划建设194平方公里的世园生态新区。通过资产抵押、信用担保和企业债券等多种方式,分步骤、分阶段、多渠道融资,未来还将通过企业上市直接融资。
此外,青岛世园会注重宣传推介青岛世园会,扩大知名度与影响力,通过品牌效应,吸引各类知名企业参与赞助合作。
李奉利说,青岛世园会设计开发特许产品近千种,开设网络旗舰店和特许经营店近200家,并整合各方资源构建票务体系,科学制定票务政策,预计展会期间有上千万人前来参观,将带来可观的门票收入。
在节约成本方面,青岛世园会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自行组织策划、设计编制相关方案;科学测算园区参观人员数量,进而布局餐饮、商业、医疗等设施设备;科学制定运营架构,科学测算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人力资源需求,降低人力成本。
此外,世园会精心策划运营期和开闭幕式文化活动,在隆重、热烈的基础上大幅“瘦身”,重点按照简约而热烈的原则,多引进群众类文化活动、参展方自带文化活动以及亲民性的行为艺术表演类节目,不再组织大规模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