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邻为智慧园区垂直系统构建“数字桥”

责任编辑:editor014

2014-10-11 07:01:08

摘自:新华网江苏频道

10月10日电我国园区建设近年来纷纷导入和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但垂直分离的园区智能系统亟待加强协同调度。

10月10日电我国园区建设近年来纷纷导入和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但垂直分离的园区智能系统亟待加强协同调度。无锡航天飞邻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将航天测控遥感技术应用于园区公共服务领域,创新研发“飞邻物联网应用平台”。该平台具备强大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能力,提供物联网公共数据的整合、应用服务,构建“数字桥梁”,打破园区各垂直系统间的数据藩篱,实现园区的集成统一管理。无锡惠山软件外包园(Opark)成功应用该平台,成为我国智慧园区物联网应用的示范标杆。

“飞邻平台”为园区垂直系统构建“数字桥” 园区是创新要素的集聚区,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亟需提升智能化、数字化管理运营水平。近年来,很多园区在物业、安保、能源、交通、生活应用等领域都建设有相应的智能管理系统,但各系统之间彼此孤立,难以协调调度,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园区管理服务效率。

调研显示,传统园区管理和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物业管理不集中。传统园区内的设备和建筑等名义上由一个物业单位统一管理,但实际上,由于园区内功能区块和建筑设施分散,各种设备又分散在各建筑物内,物业单位对各功能区块和建筑的管理往往是独立的,无法集中调度。

二是园区服务碎片化。园区由各种不同的功能建筑群构成,园区内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也不尽相同。单一的服务内涵与形式无法适应多元化的服务对象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客观上导致各类园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三是园区服务同质化。当前,园区服务同质化问题突出,有些园区虽然包装了各种智能、智慧服务概念,但很少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航天飞邻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根据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的结果,设计和安排业务路线,对各孤立的系统设计统一的设备接入接口、公共数据中心和统一的界面开发框架,提供园区物联网公共数据应用服务,搭建起“一个平台,两个体系,三个中心,四个服务,N种应用”的智慧园区建设发展架构。 其中,“一个平台”是指基于物联网的统一平台。“两个体系”是指管理体系和运营体系。“三个中心”是指数据中心、运营服务中心和体验中心。“四个服务”是指提供安全的服务、健康的办公环境、绿色节能和业务一体。“N种应用”是指平台将数据开放给所需客户,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设计实施新应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分析显示,“飞邻物联网应用平台”破解了两大技术难题。

一是如何实现各厂家设备的兼容问题。智能设备的厂商众多,各厂商使用的标准协议各不相同,这也是造成园区服务模块隔离的主要原因。“飞邻物联网平台”依托航天测控领域成熟的标准化解决方案,提出“数据适配”的解决思路,在软件层面上重新设计驱动程序,使快速接入新设备成为可能。 航天飞邻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智慧园区总架构师林伟说,“任何一种新的设备,只要知道这种设备的数据传输协议和标准,我们就可以在五天内设计出数据的整体模型,实现设备的兼容。”

二是如何进行大数据的持续传输和处理。管理的集中基于数据的集中,园区内全部终端设备采集的数据汇总到数据中心,其数据规模将数倍甚至数十倍于过去单个系统的规模,这种海量数据对数据中心的工作造成了巨大压力。对此,“飞邻物联网平台”专门研发了实时数据库处理模式,解决了海量数据汇集后的判断、分析和处理难题。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